第141章(第2/3頁)

鄭家離這裏確實不遠,坐著馬車也就不過一刻鐘就到了,鄭永明有自己的車矯,也不太敢往皇帝跟前湊的太近,便仍一個人坐。

他當年離家赴任,是單獨一個人,家裏夫人兒女都沒有帶走,原本想著鄭雲喬和邵循的婚事自有兩家長輩操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十分放心,結果到了小兒女適婚的年紀,自己兒媳的人選竟然真的有了爭議。

他當然不同意,只是鞭長莫及,他再有意見也不能丟下責任回來處理家事,沒多久邵循主動放棄,連老太太都認了邵瓊,他在山東聽到消息時真是感覺一頭霧水,完全弄不明白事情怎麽發展的這麽快,兒子的婚事稀裏糊塗的就換了人。

鄭永明倒沒有因為邵瓊是庶妹之女就低看她一眼,也不說跟邵循關系親近就偏疼她,但是,就他在京時這兩個女孩子各自的性情才能……是吧,沒什麽可比性嘛。

只是木已成舟,除了他之外似乎所有人都一副非常正常,沒覺得哪裏不對的樣子,連邵循自己都對這樁婚事沒什麽留戀,鄭永明再覺得別扭,也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自己想著妹妹獨自難過了幾天,也就只能認了。

之後沒過多久,就聽說邵循進宮的消息,這又是個想都沒想過的走向,從鄭永明第一次聽說這個傳言,到邵循以貴妃之位進宮,其實只過了很短的時間,他還沒反應過來,他的親外甥女就已經是貴妃娘娘了。

快到他要不是了解妹夫的謹慎,幾乎要懷疑是英國公主動賣女求榮,把好的那個嫁進宮去,留給他們家一個次……不是那麽優秀的了。

至於邵循,他作為從小看著她長大的長輩,自然也為她擔心,但是他知道皇帝的為人,對後宮還挺寬容的,並不過分苛刻,如果不謀求什麽大的利益,以老英國公留下的情分和邵循的品貌,皇帝就算不說榮寵,應該也會多加照顧,不會讓她輕易吃虧的。

不是鄭永明不考慮外甥女的終身幸福,而是他十分理智,知道一旦進了宮,安全平靜的活到最後就已經是非常好了,再強求其他,反而是極其危險的事。

這幾年過去了,邵循在宮裏獨得聖寵,孩子都生了兩個,眼看就要封後了,鄭永明為此十分高興,自覺的皆大歡喜,結果回到家沒兩天,才發現他對外甥女的擔心是多慮了,自己家裏才真正讓人頭痛。

等到了鄭府在正廳坐下,皇帝坐在上首,鄭永明吩咐人將家眷帶過來,就站在下面打算將路上打得腹稿復述一遍,畢竟當著皇帝的面,他連開口問邵循過得怎麽樣都不行——這不是懷疑皇帝對他外甥女不好嗎。

他正斟酌著,就有些驚訝的發現邵循竟然先於皇帝開口了:“舅舅這些年可還好?我看您給外祖母寫的信,猜到都是只報喜不報憂,沒想到不過幾年不見,竟然大變樣子了。”

邵循打量著自家舅舅,這幾年不見變化實在太大了,但是仔細一瞧,還是能看出昔日的影子,讓她漸漸消去了陌生帶來的疏遠,他們幾個孩子小時候都比較愛纏著鄭永明玩耍,不光是因為他性格爽朗,更是他長得實在是太好看了,就連第一次見他的小孩子都會喜歡看他的臉。

鄭永明看皇帝只是坐在那裏看著邵循說話,並沒有怪罪的意思,便摸摸自己短短的胡須,不甚在意道:“日頭曬的,這樣倒更好,自從曬黑了又有了這把胡子,辦差的時候都比之前容易多了,百姓同僚們也願意親近。”

他的長相在年輕時帶來了多少好處,真正在外為官,尤其是在那種鄉野村間就能帶來多少麻煩,讓人不堪其擾,現在就好多了。

這一句話的風格,讓邵循像是回到了小的時候,心裏不自覺開始親近了起來。

她笑著對皇帝道:“陛下,我舅舅之前是很有名氣的美男子呢。”

皇帝對鄭永明昔日的長相還有些印象,確實是還可以,但是……

“男子的長相並不重要,有才幹才有本事,鄭卿差事辦的不錯,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

鄭永明立即有些惶恐,連忙道:“陛下所言極是,外貌只是皮相,臣明白。”

邵循沖皇帝眨了眨眼,就不在自己舅舅面前拆穿他的鬼話了。

明明他對自己的容貌也在意的很,但凡聽到自己誇贊他長得好看,好心情就能持續許久。

鄭永明猶豫了一下,還是旁敲側擊的問了一下:“陛下,微臣鬥膽,貴妃娘娘畢竟年輕,不知侍奉您與皇太後可還周到?”

邵循也看向皇帝,聽他如何回答。

皇帝在邵循的目光下說道:“貴妃對朕恭肅勤勉,恪盡職責,無論上下都交口稱贊……並無任何不妥。”

鄭永明聽到後更加放了心,但是邵循卻睜大了眼睛,悄悄伸到皇帝袖子裏去捏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