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2/3頁)

寧熙二十三年從初始就與往年不同,對朝臣和內外命婦來說,都注定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自二十二年年尾的除夕宴為始,貴妃邵氏開始全方面的接手中宮皇後所有的職責。

從大年初一的大朝賀,到十五的上元宴,再到太極宮內外一切大大小小的事物,以往太祖皇後,即如今的太後湯氏及廢後蘇氏曾經行使過的、沒有行使過所有權力與責任都一步步過渡到這個剛滿雙十年華的女子身上。

她即將是大周的皇後,也將會是儲君的生母,從這時起,就已經開始分享皇帝的榮光。

而從邵循個人的角度來看,就是所有人對她的恭敬都上了一個台階,但是由於本來就沒多少人能壓在她頭上,這不過是敬畏和更加敬畏的區別,所以反而沒多大感觸。

她腹中的孩子已經是第三胎了,除了親近的幾個人,也就是著人往寧壽宮報了個信,其他也並沒有特地往外張揚,幾乎所有人都被不久之後的封後大典吸引了視線,因此直到天氣轉暖,脫下厚重的冬衣,換上春裝,才有不少人注意到邵循的肚子都已經隆起,看樣子已經有五六個月了。

原本十分折騰人的封後大典因此改了不少地方,折騰新後的許多費事的儀式大多都轉移到眾多的司儀官身上,要一步步走的路也變成了乘輿,總之是絞盡腦汁讓身懷六甲的皇後娘娘省心省力、安安全全的渡過這一天。

大周開國才不過兩代,先帝入主太極宮時天下尚未平定,太後當年根本沒有舉行過大典,等到緩過勁兒來的時候,先帝又突然駕崩,她直接成了太後,也用不上冊封了。

接下來就是蘇氏,當時也是兵荒馬亂,皇帝直接以皇後懷著身孕不易操勞為由,下了明旨取消了封後大典。

現在對照可是來了,貴妃這不是也懷孕了麽,幹嘛費心改儀式流程,怎麽不把她的大典也取消,和前那一個一樣一道聖旨打發了算完?

當然沒人敢把這話遞到皇帝耳朵裏,皇帝也當作自己沒說過那話,逼著禮部折騰著想出既盛大有體面又累不到人的方案,最後吹毛求疵的讓人改了又改才滿意。

邵循腹中的孩子預計在六月降生,封後大典就排在三月下旬她生日的那一天,皇帝本想著提前一段,讓她今年以皇後的身份過千秋節,但是邵循一算接連兩次大典的花費,馬上就拒絕了,並且幹脆將儀式定在了生日當天。

三月末正好是天氣涼爽宜人的時候,穿著層層的朝服也不會覺得炎熱,邵循被巧手的宮人們上了妝,戴上了皇後的九鳳朝冠。

可能是已經準備了好幾個月,邵循這時候反而沒有特別激動的感覺,反正遠遠不如她剛進宮的那一天緊張。

趙若桐抱著今天格外興奮的五公主,領著趙言樞到了邵循身邊:“你看看你母親漂不漂亮?”

邵循心知今天可能顧不到兩個孩子,只有宮人看著又怕他們不聽話,便將他們托付給了最信任的朋友照顧,就連趙若棠都服她姐姐管,加上密不透風的保護,沒什麽不放心的。

趙言樞已經能明白今天是什麽日子,也知道對自己和邵循來說意味著什麽,他這幾天一點也沒添亂,老老實實的跟在姐姐身邊,這時候終於忍不住湊上去要邵循摸摸小腦袋,得償所願之後非常認真的贊美道:“漂亮!”

邵循親了親孩子的臉,對趙若桐道:“阿桐,今天辛苦你了,讓奶娘照顧他們就好,要是調皮你再教訓。”

趙若桐笑了笑:“我在宮裏的日子也沒幾天了,以後就算想見孩子們也不如現在方便了,正好趁現在多親近親近。”

她如今已經受封永嘉公主,定下親事,公主府之前就建好了,不需要再等,再過一個來月就要岀降,確實在宮裏待不長了。

未來的二駙馬姓霍,出自江南的書香門第,也是世代的官宦世家,只是近幾代不算顯赫,顯得有些沒落,但是駙馬本人確實有本事的,憑著自己的學識,年紀不大就已經中了進士。

這人是趙若桐自己挑的,一開始說過的看中的人就是他,兩人是在昌平長公主的賞花宴上遇見的。

邵循怕她思量的不夠周全,以十二分挑剔的眼光將這位霍公子仔仔細細的查了一遍,結果出人意料,趙若桐竟然真的從一眾各有缺點的世家子弟中挑出了個除了家事不算顯赫之外十全十美的人。

駙馬比趙若桐還要小上一歲多,家裏人口不算復雜,父母都是和善的人,從沒聽說出過什麽劣跡,因為家裏沒有納妾的先例,他房裏幹幹凈凈,沒有通房侍妾,也沒什麽特殊癖好,除了避不過的應酬,聲色之地也從不踏足,幾乎找不出什麽缺點。

唯一不足的就是祖上積贊的家業到了他這一代已經不剩什麽了,比起一般世家,要拮據不少,但是這也不算什麽,公主下降,自有金山銀山陪送,夫妻兩人住的是公主府,虧誰也虧不了趙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