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屠夫家的小嬌娘6(第2/2頁)

唐茂才的科舉之路算是斷絕了,唐家為了供出他這個讀書人幾乎耗盡了家底,加上他傷了底子,常年靠補藥養著,花費不菲,於是唐茂才回了鄉下老家,在三档口村開辦了一間私塾,靠著束脩勉強維持生計。

村裏人都敬重這位讀書人,加上村裏不少孩子都在唐家私塾裏念書,在三档口村,誰不給唐家人幾分薄面。

這會兒過來的婦人就是唐茂才的媳婦,跟在那婦人身邊的則是兩人的獨子唐定元。

“小秀才公又來陪你娘洗衣裳啦?真是個孝順的孩子。”

一群婦人有了新的打趣目標。

“聽我家大牛說小秀才公年紀輕輕已經能熟練背誦三字經、百家姓了,不像我家那頭蠢驢,現在只會寫自己的名字,照我說啊,小秀才公繼承了唐秀才的聰慧,將來保準能考個功名回來。”

村裏誰不知道唐家這位小神童,據說唐家這個孩子八個月的時候就會說話,兩歲就開始跟著唐秀才讀書寫字,四歲跟著一群大孩子在書塾念書,現在雖然才八歲,可言行舉止已經有了唐秀才的氣度,待人接物不遜於十五六歲的少年。

大家都說,唐家這個小哥兒能替他爹實現舉人夢。

“徐嬸子你別這麽說,我家元哥兒只是啟蒙時間早,又多了兩分勤奮刻苦罷了,你家大牛同樣聰慧,我家相公常說,大牛只是性格活潑,定不下心來學習,不然他的成績未必會在元哥兒之下。”

秀才媳婦長的文文弱弱的,她的聲音和她的長相類似,十分細氣。

不過她說的話著實好聽,讓那位剛剛還貶低自己兒子的婦人樂的合不攏嘴。

誰願意承認自己的兒子笨呢,秀才娘子說的對,她的兒子就是不定心,耐不下性子學習,要不然保準不比秀才家的孩子差。

面對一群嬸娘婆婆的誇贊,唐定元十分淡定,在幫著娘親把木盆端到河邊後就放下自己帶著的小木椅,然後從懷裏掏出一本書,靜靜看了起來。

清俊秀氣的男童學著大人的模樣挺直背,一手拿著書,一手背在身後,眼神專注地瀏覽著書上的內容,時不時點頭晃腦,似有所感,看上去乖巧懂事,和村裏那群光知道上山抓鳥,下河撈魚的兔崽子們就像是兩個物種。

人家這是養孩子,他們那是養猴子。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小秀才公真刻苦,到哪兒都不忘捧著本書看。”

“我倒覺得小秀才公孝順,明明時時刻刻都想著看書,卻還不忘陪他娘來河灘邊洗衣裳,咱們誰有這樣的福氣。”

看著唐家孩子的做派,一旁的女人們羨慕壞了。

“秀才娘子,你倒是教教我們,這樣的孩子是怎麽養出來的。”

“就是啊,這得求多少神,拜多少佛才能讓這樣的孩子投生到我肚子裏啊。”

一群女人嘰嘰喳喳的,換做其他人,恐怕這會兒也念不進書了,可偏偏唐定元是個異類,別看他這會兒外表雲淡風輕,實際心裏早就已經因為這些誇贊暗爽透了。

沒人知道唐家的這位小神童有一個怪癖,那就是特別喜歡別人誇他,為了這個獨特的癖好,唐定元還時常做一些事引起大家對他的贊揚。

如果盧秀玉和盧寶寶知道他的心理活動,肯定知道他現在的行為叫那麽,那就是裝、嗶——(以下詞語已被和諧)

秀才娘子當然不能應下所有的誇贊,只能想盡辦法回贊這些人的孩子,兩邊客客氣氣的,氣氛愉悅友好。

“小秀才公長的也好,以前我還覺得小秀才公是咱們村裏長的最俊的孩子,直到今天我看見了盧家那丫頭,嘖嘖,就是投胎投虧了。”

評論唐家這位小神童的時候,有婦人想到了剛剛經過的盧家女孩。

“嗨,男娃又不看臉,盧家那閨女確實出落的好,可照我說啊,男女的長相就沒有可比性,各有各的好,女孩的樣貌要是長在男娃身上,未必好看了。”

有機靈的婦人笑著打圓場,雖然那婦人說的是實話,可當著秀才娘子的面,這麽說就顯得不恰當了,雖然人家未必會在意這點小事。

秀才娘子笑了笑,確實也不把這個小插曲放在心裏。

倒是唐定元心裏有些不爽了,三档口怎麽可以出現比他更漂亮的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