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屠夫家的小嬌娘16(第2/2頁)

他跪下來給長輩們磕頭,求他們給娘請個大夫,看著這一幕,在場所有人都覺得心酸。

秀才娘子怎麽這麽傻,丈夫沒了,可她還有一個兒子啊,元哥兒還那麽小,她怎麽舍得拋下這個兒子呢,如唐娘子預測的那樣,在場的女人對唐定元心疼又憐愛。

“元哥兒,別磕了,你娘已經死了,她的身體都已經僵了。”

盧苗氏過去拉唐定元起來,這孩子磕地那麽用力,頭都磕地青紫了,小心別把腦袋磕壞。

“你娘要是活著,肯定也不願意見你這樣。”

唐定元掙紮的厲害,盧苗氏只能加大禁錮的力道。

“可我娘死了,她不要元哥兒了。”

唐定元指著簡單布置的靈堂上的兩具屍體,“爹娘都丟下我走了,以後誰會心疼元哥兒累了、餓了、渴了、疼了呢?”

眾人靜默。

“元哥兒,叔伯嬸娘們在這兒,以後多的是人疼你。”

村長開口了,唐秀才為人和善,以往村裏人找他寫信、寫對聯、給孩子取名他都是不收錢的,大家都受過唐秀才的恩惠,現在唐家就這麽一個孩子,他們肯定不能坐視不管。

不過怎麽管,交給誰家管,確實是個問題。

村長的話並沒有安慰到唐定元,別人的照顧和爹娘的疼愛又怎會一樣呢,他依舊歇斯底裏的哭,直到背過氣去。

“哭昏了。”

王大夫被請來,為唐定元診脈,這位是真的哭昏過去了。

不過有秀才娘子的前車之鑒後大夥兒不敢大意了,將唐定元抱回屋後又找了兩個婦人在一旁看著。

“現在應該怎麽辦?”

村裏一位輩分很高的老人問道。

“且不說唐秀才往日為咱們三档口村做了多少貢獻,添了多少光彩,就說現在他們夫妻亡逝,就留下唯一一個孩子吧,咱們村要是不把這件事安排好,恐怕別的村子都會看我們的笑話。”

老人說話的語速很慢,但字字擲地有聲,邊上的人聽了也不停點頭。

“唐家在咱們村是獨支,沒有宗親,秀才娘子倒是有幾個兄弟,可這些年也沒見兩邊有過走動。”

村長環顧四周,“今個兒天一亮就讓人去秀才娘子的娘家報個信,不管怎麽說秀才娘子死了,娘家總得來個人奔喪,但是大家要做好準備,那邊恐怕是不會願意養這個孩子的,唐秀才只有這麽一條根,我也不放心讓他們養。”

“元哥兒是個好孩子,大家也是看著他長大的,知道這個孩子的性格,絕不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人群裏有人開口。

“是啊,元哥兒可聽話了,他念書也好,和唐秀才一樣聰明,當年唐秀才就是被一場意外耽擱了,不然現在保不準已經是舉人老爺了。”

“哎,唐家時運不濟啊。”

眾人議論紛紛,可誰也沒有主動提出要養。

沒辦法,家裏多一張嘴並不是一件小事,尤其唐定元身份特殊,要是養的不好,恐怕還會遭受不少非議,大家再心疼他,也得好好想想。

“唐家世代都是和咱們村老姓聯姻的,總能找出幾個親近些的人家吧。”

村長嘆了口氣,他也知道村裏人的顧慮,其實他作為村長最應該主動站出來收養這個孩子,可惜他雖然是村長,家裏負累卻很多,日子在村裏頂多算是中下遊水準,唐定元被養在他家,未必是一件好事。

村長私心想讓村裏幾家富戶開口收養他,最好能讓元哥兒繼續念書,他將來要是真能考取功名,那三档口村也就有了靠山。

不過他也明白,這太強人所難了,培養一個讀書人談何容易,自家的孩子都不見得能人人念書,更何況是送與自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孩子去念書呢。

“我家不行,家裏六個孩子呢,日子也不寬裕。”

有人搖了搖頭,唐定元的祖母算輩分是他姑母,可他家孩子多,最大的兩個兒子馬上就要說親了,家裏還得借錢辦婚事了,哪裏還能再養一個孩子。

“不過誰家要是願意養元哥兒,我家每年出二十斤苞米面,五十斤番薯。”

這顯然不夠養一個孩子,可也是他們從嘴縫裏舍出來的極限了。

算著算著,唐家的族譜已經翻到了往上數第四代祖宗,那位老太太居然和盧家的某位祖宗是堂姐妹,當年還是一起嫁過來的,要不是在場某位老人提起,他幼年時參加過那場婚禮,盧老屠和盧苗氏都不知道盧家和唐家還有這樣的姻親關系。

說實話,這已經是遠到不能遠的關系了。

養還是不養?盧苗氏要做一個艱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