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養父母的幸福時光12(第2/3頁)

這個認知,大大打擊到了項老頭這個當家人。

他平日裏不怎麽在意的兒子,居然成了三個兒子裏日子過的最好,最踏實的。

林婆子也沒少惦記這個兒子……的錢,兩口子獨處的時候,她經常會在老頭子耳邊念叨,什麽賣菜的錢,之前賣彩券中的一千多塊,分家這三年,他們兩口子起碼攢了四五千了,這還是在他倆不斷大手大腳為那個領養回來的小丫頭買新衣服,買新鞋子的情況下。

項老頭又抽了好幾口煙,要是沒有和這個兒子鬧翻,他還能仗著長輩的身份,用親情拿捏那個兒子,叫他幫襯家裏的侄子們。

老大生的長孫最有出息,現在已經在市裏的高中念書了,聽說現在還學了一門課外特長,平日裏的輔導費全都靠大兒媳婦娘家那邊幫襯。

因為不怎麽回鄉下的緣故,那個孫子現在和他外公外婆那邊更親,這讓項老頭提不起勁來。

有了大孫子這個前車之鑒,項老頭在老三家的雙胞胎身上,自然花費了更多心血。

華家和耀家今年也已經九歲了,現在在鎮上的小學念兩年級,他們的成績不好,老三媳婦說的對,華家和耀家並不比他們大堂哥來的差,只不過他們大堂哥從小就在縣城最好的小學念書,那裏的老師水平高,是鎮小拍馬都比不上的。

老三兩口子想送雙胞胎去縣城上學,雖說學費差不了多少,可他們在縣城沒有房子,不論是讓雙胞胎住校,還是老三媳婦帶著孩子去縣城裏面租一個房子陪讀,長久下來,花費都不是個小數目。

要是老二肯幫襯幫襯弟弟就好了,項老頭至今都不能理解這個兒子,撿來的丫頭怎麽就比親侄子更重要呢?

也不怨老婆子跟老三媳婦經常在家裏抱怨,讓孩子們都跟著學她們說話了,實在是老二兩口子做事太沒章程了。

一想到那幾千塊錢會慢慢變成那個撿來的小丫頭的衣服,鞋子,零嘴,項老頭抽煙的動作就越兇了。

那些錢,變成雙胞胎的培養費,變成他們找對象的禮金,變成他們的婚房該多好啊……

不能讓老婆子和老三他們再鬧騰了,他得想個法子,把老二哄回來。

******

“你說咱們以後該幹什麽呢?”

拿了補償款的項護軍和郁美芬顯然沒有小樓那些人想象中那麽高興,當然,比起之前焦躁不安的狀態來說,有了政府肯定的答復,兩人至少沒有以前那麽憂慮了。

“可惜我那批蘿蔔,再過半剌月就能收了。”

項護軍心疼自己辛辛苦苦種下的那些瓜菜,他的蘿蔔種的好,不論是紅燒還是煲湯,都透著一股清甜,閨女最愛吃他種的這些蔬菜了,但顯然,不單單只是蘿蔔,今年下半年閨女啥都吃不到了。

現在村裏沒人種的田地也不多,想要承包田地,可能得自己找荒地開荒了,這樣一來,開墾和養地就得花費不少時間,項護軍琢磨著,想要種下第一批瓜菜,恐怕也得等明年開年了。

他這人除了侍弄莊稼厲害一些,沒啥別的本事,現在地沒了,整個人有些無所適從的慌亂。

郁美芬也沒比他好多少,盤算著家裏現在的存款,總覺得這個數字並不能讓她踏實。

四千兩百塊錢,加上拆遷補償款也就七千不到,這筆錢在當下,也是一筆巨款了,就算跑到市裏去,也能買到一套小商品房,還有些許結余。

對很多人來說,這筆錢可能都夠吃一輩子了。

可郁美芬心裏還是很不安定,她心裏也有章程,早二三十年,鄉下誰家裏有一百塊錢都很了不得了,現在一百塊又算什麽呢?

這些年國家發展太快了,現在的七千塊錢,再過十幾二十年,或許也算不得什麽。

郁美芬的理想遠大的很,她想給閨女買很多漂亮的衣服鞋子,送她去城裏念書,將來給她買一套城裏的房子,只靠現在攢下的這點錢,絕對是不夠的。

“那就去開荒吧!”

郁美芬想來想去,他們兩口子也只能幹些農活。

這年頭人的心思活絡,他們村裏就有不少做個體戶生意的人,也有不少膽子更大,跑南邊城市淘金的人,這些人無疑都有一些共通點,不是有一技之長,就是有足夠大的膽子抱負。

偏偏這兩點,項護軍和郁美芬都沒有,他倆的本質都還是比較踏實的,不敢做太冒頭的事情。

“你說……咱們現在有點錢……要不把那半個塘子和後面那片荒地都承包了吧。”

郁美芬猶豫了一會兒後開口了。

項家老宅後面有一個泥塘,當初劃分地基的時候項老頭特地將地基劃大了一些,圈了半個泥塘進來,但還有一半,屬於村集體。

泥塘後面,是村子的後山,他們這兒沒有高山,所有的山地其實都是丘陵,最高的位置,也就海拔八九十米,這一片林子都荒著,除了老樹,沒什麽其他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