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仔細剖析(第2/2頁)

聽了丁主任這話,楊輝也是有些頭疼,這明顯是有些歪樓了,楊輝要說的可不是現在科委要問的這一點,馬上簡單地回答一下,還是回到正題去好了。

“這項目是我們西南科工投資給貴羊鋁鎂合金研究所的,由我們西南科工出資,他們那邊出力進行研究,而我們最終的目標是第三代鋁鋰合金,所以現在還沒有將成果匯報。但我們肯定是要準備在新殲上面使用這種新的合金用來減重,而現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鋁鋰合金在低可探測性上面的表現的並不如F-18使用的樹脂基復合材料。”

終於將問題說了出來,楊輝心裏也算是重重的松了一口氣,現在就看軍隊說法了。但不管如何,楊輝知道新殲使用鋁鋰合金肯定是沒有錯的,現在更多的只是一個通知而已,畢竟現在國內除了鋁鋰合金之外是肯定拿不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而軍隊和科委明顯也是知道國內的情況,有鋁鋰合金就不錯了,還要什麽自行車啊!

“這沒有問題,就是不知道這兩種材料之間的低可探測性性能差距有多大。雖然使用鋁鋰合金制造戰機是肯定的,但我們想要知道的具體的差距在哪裏,以方便我們後續的技術評估。”

評審組要進行技術評估,楊輝倒是能理解,而要說兩種材料之間的性能差距,其實也並不是天差地別,若是樹脂基復合材料真的可以做到無雷達信號回波,那西南科工之前用民用級的塑料制造的PZ-1炮兵偵查無人機那不就逆天了嗎?

而事實證明西南科工用塑料做的無人機也並沒有做到完全隱身,雷達一照射之後,同樣也會有一定的雷達回波。

“差距肯定是有的,樹脂基復合材料也並不是可以使飛機完全隱身,復合材料不導電就不會產生二次輻射,敵機發射的雷達波直接就穿透了樹脂基材料蒙皮,但在飛機的蒙皮之內裝的全都是金屬、非金屬、油料等等東西,穿過了蒙皮的雷達波遇到這些機翼內的東西之後同樣會產生二次輻射,這些東西產生的二次輻射也會暴露飛機自身的位置。”

對於這種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優缺點楊輝還是能搞明白,結合著PZ-1的實際雷達測試數據,仔細思考之後也就能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甚至楊輝還繼續分析了一下樹脂基復合材料之所以能做到低可探測性能的原因。

“當然了,樹脂基復合材料不導電,它對於雷達波來說似乎是透明的存在,但雷達波會讓機翼內部的機載設備產生二次輻射回波,這種回波絲毫一點兒也小,這樣算起來F-18的低可探測性也不應該這麽好。其實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真正作用原理是它可以在雷達波穿透的時候,有效的對雷達波進行抑制並削弱雷達波,這才是它真正能夠做到不錯的低可探測性的原因,它和真正的隱身吸波塗料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