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一大變數(第2/2頁)

但最後的結果卻是美國為了維持海灣地區戰後的均勢,在薩達姆表示無條件接受聯合國660決議之後,便將包括巴士拉地區的8個精銳師的殘兵在內,加上被包圍在科威特的殘兵全部網開一面,這才不至於讓伊拉克完全破產,讓其它國家有機可乘。

但這一位面卻有了變化,因為英國再次增派了大量的地面部隊,聯軍司令一口氣將所有的美軍部隊都投入了對巴士拉地區共和國衛隊圍殲之中,英國部隊則是全部被投入了對科伊邊境的封鎖中,看樣子這一位面是並不準備網開一面,也不知道美國還有什麽辦法,居然有信心可以保證讓戰後中東各國不敢輕舉妄動。

反正這一位面的情況就是,美國誓要滅掉伊拉克精銳的八個共和國衛隊,英國擺開架勢把伊拉克部隊所有可以從科威特撤退的退路截斷,僅此兩方面便包圓了伊拉克大半精銳部隊。

這樣的情況下,被圍困在科威特的20萬伊拉克部隊終成困獸之勢,而這次美國佬之所以敢於讓聯軍圍殲掉駐科威特的20多萬部隊,其原因也粗現端倪,這它丫的美、英、法三國串通好了一樣,三國軍隊就是不進入科威特。

轉而是讓阿拉伯國家聯軍去奪回科威特,想想這些被圍困的伊拉克困獸,在遇到了本來戰鬥力就渣的阿拉伯國家聯軍之後,雙方居然還打出了均勢,一時間則是把科威特打成了陣地戰一般。

通過人為制造一處絞肉機,阿拉伯國家之間的主力部隊在這裏不斷的消耗著。其目的已經非常明確,美、英兩國就是想要通過這絞肉機把海灣地區的各國精銳部隊全部內耗掉,這樣可以在戰後維持各國均勢的同時,急於重建主力部隊的阿拉伯國家恐怕就得要大筆砸錢西方軍火商,一次大發戰爭財的機會又……

但沒有算到的是,在中東地區的潛在危險因素不僅僅是表面上的阿拉伯各國之間的矛盾,還有各種民族勢力、宗教問題也是早就蠢蠢欲動。

這次戰爭中地面武器表現優異的也不僅僅是西方國家武器,巴基斯坦的裝甲部隊駕駛著MBT2000在戰鬥中是大出風頭,就連科威特的一個裝甲旅在裝備了MBT之後也是打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戰績,這就讓戰後的軍火采購市場,也並非如美國所預想的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