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聲名鵲起

在會議結束後的第十一天,一位參加會議的外科醫師曼海姆回到了漢堡,然後用他在柏林學到的東西確診了一例急性闌尾炎病人。

於是就在第二天,他就向這個病人揮起了手術刀。

對手術室、手術器械進行了嚴格的消毒之後,這位曼海姆先生穿上了妻子做的口罩、帽子和隔離衣,戴上會議期間亨特拉爾先生贈送的手套,用自己配制出的碘酊消毒病人的切口部位,然後在鋪了幾塊消過毒的方巾之後,在麥氏口的位置上劃下了一刀!

除了麻醉是用笑氣之外,手術的過程因為不熟練而略有些艱難之外,他幾乎完整的復制了在柏林看到的一切!

七天之後,病人拆線出院了。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約翰忙碌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然後僅僅經過兩天的講座和幾台手術的觀摩之後,曼海姆就順利的完成了夏洛特醫院之外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闌尾切除術——標準化第一次在外科學領域展現出了它巨大無比的威力!

在參加這次柏林的會議之前,曼海姆的工作相當的隨意。

以前上班的時候,哪怕進手術室曼海姆也是一身隨意的打扮。他不喜歡像教授一樣每次都穿著正式的燕尾服,冷了就是厚棉衣,熱得很了就光著膀子,至於說做手術的時候嘴巴不停的和同事們閑聊,口水吐沫四下飛濺的情況更是從來都沒有注意過。哪怕是手術的時候,曼海姆的操作同樣充滿了隨意性,比如說消毒的步驟和下刀的順序等等,手術過後更是把病人扔給護士們就再也不聞不問了。

一直以來,大家都是這麽幹的。

事實上,作為一名只有三十歲的外科醫師,曼海姆拿到博士學位並開始工作的時候,外科消毒理念已經在德國慢慢推廣開來了,所以他並沒有真正見識過外科醫師穿著臟兮兮的圍裙,指甲縫裏滿是泥垢的站上手術台。不過他也知道,在德國鄉村和一些不太發達的地方,依然有許多醫師根本沒有消毒的概念,而有一些城市裏的醫師至今也還在強烈反對消毒技術的普及。

所以曼海姆從來沒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麽不好的,因為相比較於那些人而言,他所在的醫院在消毒方面做的其實還算不錯,手術後的感染率也在一個可以容忍的範圍內。

但是在柏林,曼海姆看到了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外科醫師!

在門診或者病房裏,他們永遠穿著幹凈整潔的白大褂,而在手術室裏,他們穿著看起來讓人艷羨的隔離衣,並且用帽子、口罩和手套把自己嚴嚴實實的封閉了起來。用亨特拉爾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要隔絕醫師們身上細菌感染病人手術傷口的任何可能。

用酒精消毒,他們要求必須浸泡十五分鐘以上;用碘酊給病人切口處消毒,他們要求以切口為中心,環形旋轉向外消毒,並且直徑最少要達到十公分以上;做手術之前,他們要求用消過毒的方巾覆蓋病人身體,只留下最小限度的手術區域;做手術時,他們要求精準的切口部位和長度,並且有嚴格的開腹程序;闌尾切除術的過程中,他們有著精確的操作步驟,從尋找闌尾到處理問題,再到最後的切除、關腹,一切都必須按照規範執行;哪怕到了手術結束之後,病人的傷口情況如何評估,幾日拆線,何時換藥等等,同樣有著相應的規定……

圍繞著手術的一切,都有著可以參照的標準!

一台在曼海姆看來並不算復雜,只要稍稍學習一下就可以完成的闌尾切除術,在亨特拉爾先生的控制下卻像化學家做一個實驗一樣,先放哪種試劑,再放哪種試劑,最後加熱到多少度等等,一切過程都已經制成了表格,而外科醫師們需要做的就是往表格裏面填東西而已!

這種感覺,讓曼海姆格外的驚奇!

他從來都沒有想過,一台外科手術竟然還可以這樣去做。如果病人的情況良好的話,整個過程醫師們只要按照預定好的計劃一步步做下去就可以了。

於是在他做的第一台闌尾切除病人康復出院,同事們紛紛發出贊嘆聲的時候,年輕的曼海姆明白了一件事情:遠在柏林的那位亨特拉爾先生,似乎在外科領域開創了一個相當了不得的局面……

……

十月中旬的時候,約翰組織的第一次學術會議結束。

事實上如果算上那些會議期間沒有機會進手術室,特意留下來觀摩手術的德國本土外科醫師們,這個會議的時間應該可以延長到十月底的時候。

就是這短短的半個月時間之後,五十四名參會的外科醫師在整個歐洲掀起了一場風暴!

帽子、口罩、隔離衣,還有用橡膠制成的薄皮手套,就像是最流行的服裝一樣迅速的被外科醫師們所接受,並且成為了許多人進手術室的必備。雖然很多人不以為然,也有不少人堅持只需要進行手消毒就足夠了,但是約翰病人百分百康復的成功率,加上把自己裹起來以後那看起來非常“專業”的形象,還是讓不少人跟著效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