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爭論

“不,不!我不同意你的意見!”

在亨氏綜合醫院研究所的主任辦公室裏,埃爾利希先生用一種激動的高亢聲調大聲道:“你應該看看亨特拉爾先生和我編寫的免疫學概論,去了解一下抗原、抗體和補體的概念,去觀察一下凝集反應、沉澱反應等試驗,你就會明白過來,體液免液才是王道……”

“那不可能!”

不等埃爾利希的話說完,梅契尼可夫同樣激動的大叫了起來!

梅契尼可夫當然不可能同意埃爾利希的說法,因為自從發現了吞噬細胞的作用之後,他把自己幾乎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這上面。哪怕遭到了法國之外幾乎全歐洲的反對,梅契尼可夫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想法。

細胞免疫的代表人物,怎麽可能屈服於體液免疫的開創者?

“呼嚕……”

舒舒服服的靠在沙發上,一邊豎著耳朵聽著兩位大牛的爭吵聲,約翰一邊喝著埃爾利希的秘書專門為他泡制的中國茶,渾然不覺得這爭吵聲有多麽難以忍受。

這種情況,約翰·亨特拉爾先生早就預料到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梅契尼可夫和埃爾利希是同年獲得的諾貝爾獎,而獲獎的理由就是他們各自在免疫學領域的偉大成就。19世紀末是免疫學的起步時期,而在19世紀的最後十年時間裏面,歐洲漸漸形成了兩大學派:細胞免疫學派和體液免疫學派,而兩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正是梅契尼可夫和埃爾利希!

細胞免疫學派的觀點很明確,認為人體的抗感染免疫是由體內的吞噬細胞所決定;而體液免疫學派認為血清中的抗體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在19世紀的最後十年時間裏面,梅契尼可夫和埃爾利希以及他們的追隨者們各持己見,爭論不休。當然,和大多數的學術爭論一樣,相互攻擊的過程中現代免疫學也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飛快的發展著……

所以說,約翰一點都不著急。

現代醫學體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學科,其中免疫學無疑是最讓後世醫學生們頭疼的科目之一。約翰的記憶中,上輩子讀書的時候免疫學就讓自己和同學們非常的頭疼,掛科率僅次於生物化學等少數幾門課程。這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免疫學本身的龐大,未來進入分子領域的免疫學實在是太復雜了;而另外一方面的話,也是因為這門課程太過於抽象,不像解剖、組胚和微生物學等課程那樣直觀。

不過誰都無法否認,免疫學在整個醫學體系中的重要性。

梅契尼可夫和埃爾利希雖然是現代免疫學無法忽視的兩位開創者,但是因為時代的限制,他們對免疫學的認識都太過於簡單了。不過作為後來者的約翰也沒有強行把一個學科拔高的打算,在提出並完善了抗原、抗體和補體等概念,並拿出了凝集反應等研究方法之後,剩下的工作交給兩位免疫巨頭不是更好的選擇麽?

“如果梅契尼可夫先生願意留下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品嘗完了一杯咖啡之後,約翰也不去管兩位大牛吵架,自顧自的陷入到了幻想之中。

如果兩位都能夠留在亨氏醫學院的話,毫無疑問是最理想的一個結果了。而且對於這樣的人物來說,相互間學術理念的碰撞更是畢生難求的,再加上有約翰這個穿越者幫忙,可想而知,這裏將會成為未來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免疫學聖地!

而且……

如果只看表面的話,兩位大牛似乎非常的不對路,有時候甚至吵得臉紅脖子粗的,隨時都有可能翻臉的樣子,但是在全程圍觀了的亨特拉爾先生看來,這正好是兩個人未來能夠在一起工作的最好證明!

沒有爭論,哪來進步?

約翰不知道在歷史上這兩位免疫學大牛關系如何,畢竟19世紀末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之爭雖然激烈,但是約翰的印象中是最後幾年的事情,而且遠不如巴斯德和科赫兩人那般水火不容。至於說那兩位大佬,其中大部分還是因為普法戰爭的緣故。但是在這個世界,約翰相信埃爾利希兩人完全是可以相互共存的,不然這位堅持細胞免疫理念的俄國人也不會應邀來到紐約,並且與約翰和埃爾利希相見甚歡了。

說到底,這也和兩人現在的學術地位的差異有關。

約翰·亨特拉爾本人就不必說了,幾年的時間已經把他徹底推上了外科醫師的頂尖位置上,在血液生理學和制藥等領域也是名氣日盛。至於說埃爾利希的話,早年就已經發明了白細胞的染色法,後來和約翰一起發明了白喉抗毒素血清,名氣大盛;如今因為跟著亨特拉爾先生一起提出免疫學基礎理論的緣故,同樣也是學術界的焦點之。

但是另外一位男主角,境遇就不怎麽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