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準備好了

十一月初的第一個周末,是德國每年一度醫學大會的日子。

整整一年當中,這是德國醫學界規模最大,同時也是參與人數最多,最被重視的一次學術會議。所以每次到這個時間,全德國最頂尖的醫師們都會雲集柏林……當然,和後世歐洲那些動輒幾千人的學術大會無法相提並論,哪怕德國醫學界把這次會議拔得再高,往年最終參加的人數也不過一兩百人而已,其中還有超過一半是柏林本地的醫師。

對於19世紀末的醫師們來說,參加學術會議的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交通條件的落後,馬車不適合長途旅行,火車的舒適度也很差,搖搖晃晃的,尤其是長途旅行的話會很受罪。惡氣這裏所說的長途旅行是兩三百公裏,而不是一百多年後的上千公裏。其次來說,通信也很不方便,大多數人只能依靠書信來進行交流,電報對普通醫師們來說太過於昂貴了。再加上這年頭醫師們收入都不高,出趟門只是為了參加一次學術會議的話,這成本可不是一般人能負擔起的。

而且說到底,也不是什麽醫師都對學術會議感興趣。

這年頭無論歐洲還是北美,能夠靠看病的收入過上優渥生活的醫師只是極少數人,大多數都和其他普通的工人一樣,掙紮在溫飽線上。比如說約翰的老朋友柯南道爾,畢業於古老而著名的愛丁堡醫學院,但是畢業後卻只能跑到一艘遠洋輪船上做醫生,後來更是要靠寫小說的收入來補貼生活。可想而知,其他醫師們的經濟條件也不寬裕,專門跑來參加學術會議的人自然就不會那麽多了……

不過今天報名的人數,卻讓組織者大喜過望!

所以當會議開始的第一天,當夏洛特醫院外科的斯塔夫來到會場的時候,忍不住張大了嘴巴:“嘖嘖,今年的人可真是不少,這恐怕有將近三百人了吧?”

“準確的說,應該是三百零二人。”

深吸了一口氣,伯格曼教授認真地說道:“也是最近這些年參加人數最多的一屆,可以說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記錄……哦,對了,據說今年甚至有二十多位物理學家也申請參加這次會議,只不過最終被拒絕了。”

斯塔夫的目光接連閃動了幾下之後,忍不住感嘆道:“我想,恐怕今年大多數人都是沖著亨特拉爾先生來的吧?”

“嗯,我也是這樣的想法。”

沉默了片刻之後,伯格曼教授也有些感慨的點了點頭。

能夠吸引如此眾多的醫師們前來柏林,自然只有讓他們感興趣或者能夠給他們帶去利益的東西。比如說讓外科醫師們感興趣的無菌技術和局麻技術,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病人的闌尾切除術等等。而在過去的一年中,能夠擁有如此大吸引力的醫師,除了約翰·亨特拉爾之外,恐怕就找不到第二個人了!

認真算一下的話,其實挺嚇人的。

世界上第一個血庫成立、可以改變外科進程的血管吻合術提出,當然更重要的還有一套完整的傳染病理論!

早在剛剛抵達倫敦的時候,約翰便在演講中提出了“自己”的傳染病理論,並且為了增強說服力,他在其中夾雜了許多未來被發現的成果:比如說他提出瘧疾是通過按蚊傳播,認為霍亂是通過消化道傳播,並且是可以治療的……

關於霍亂的理論,隨後由埃爾利希和科赫等人在漢堡進行了實驗,包括徹底的打掃城市的衛生,隔離已經感染的病人,控制、消毒水源,不喝生水,煮熟食物,給病人們補液……

在漢堡的霍亂大流行中,約翰的理論得到了最完美印證!

稍稍對霍亂有所了解的人都很清楚,有了約翰的這些理論之後,這次漢堡的霍亂流行的發病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而且那些已經感染了霍亂的病人們,也在補液療法和磺胺等藥物的聯合作用下,被救回來了不少。這一點,只要對比一下病人死亡率就知道了,比起之前各次流行來說,漢堡的死亡率明顯下降了許多!

所以當會議組織方宣布約翰·亨特拉爾將參加這次會議,並且將在會議上作報告的時候,不少人立刻便動了前往柏林的心思,這樣才會創造了超過三百人的一個記錄。至於說想要參加的物理學家們,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作為柏林大學的外科學教授,伯格曼對這裏面的道道自然是心知肚明。

今天是會議的第一天,見到此時的盛況,伯格曼也不由得感嘆一番約翰如今的影響力,尤其是這一次的漢堡霍亂讓他名氣大漲。要知道,以這個時代歐洲的經濟和衛生環境來說,未來心血管之類的主流疾病根本還沒露頭,威脅性最大的是各種各樣的傳染病。除了白色瘟疫肺結核之外,霍亂的幾次大流行可是讓歐洲人聞聲色變,所以這次德國人在漢堡的收獲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