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弗萊克斯納報告

“約翰,這位是美國醫學會的副會長多利·亨特先生。”

當約翰走進奧斯勒教授的辦公室時,這位已經白發蒼蒼的老教授立刻便向他介紹起了今天的客人,一個五十歲左右的高個子白人。

“下午好,亨特拉爾先生。”

禮貌的等奧斯勒介紹完畢之後,這位亨特先生立刻便上前兩步,恭恭敬敬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能夠見到您,是我莫大的榮幸!而且我受美國醫學會的委托,在此向您在醫學領域的偉大貢獻致敬!”

“呵呵,謝謝。”

輕輕握了握對方的手之後,約翰微笑著客氣了一下:“我對美國醫學會也是心慕已久,很希望能在恰當的時機加入進去。”

說起美國醫學會,約翰也算是相當熟悉了,畢竟他已經不記得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個美國最大的學術組織就開始給他寄送邀請函了。每年一次,雷打不動的邀請他參加美國醫學會的年會,並且希望他能夠成為美國醫學會的重要人物。

只不過,對於這種邀請約翰向來都是拒絕的。

約翰不是對美國醫學會沒興趣,畢竟這樣一個美國最為權威的醫學組織,對於他推廣自己的理念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他同樣知道的是,現在的美國醫學界太混亂了,西海岸和東海岸存在矛盾,內科醫師們還接受不了外科醫師與他們平起平坐的事實,所以這麽早加入進去,哪怕以約翰的聲望來說絕對可以輕易的身居高位,也是他不願意的。

相比之下,約翰更喜歡自己當家做主的紐約外科醫師協會。

當然到了最後,約翰肯定是要加入美國醫學會,而且還有登頂的野心,但是肯定不是現在……

美國醫學會的副會長,也算是個大人物了。

實際上在寒暄過後約翰也明白了,這位亨特先生確實在內科醫師中頗有聲望,當年從法國留學回來之後便一直在費城行醫,而且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內科學教授。如今不僅是美國醫學會的副會長,而且還兼任著醫學教育理事會的理事長一職,也算得上是位高權重了——如果是在一百年後的話肯定如此,但是在1906年……

了解了對方的身份之後,約翰的眉毛一挑,輕笑道:“亨特先生,不知道您這次來紐約,是有什麽事情嗎?”

“嗯,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用力的點了點頭之後,亨特開始仔細的說起了自己的來意:“您知道,兩年前美國醫學會成立了醫學教育理事會,並且在首次年會上提出了兩項改革建議,一個是執行美國醫學教育入學的標準化,另外一個是在全國實施理想的醫學課程,包括兩年的實驗室科學培訓和兩年的教學醫院臨床輪轉……”

一邊享受著奧斯勒教授的咖啡,約翰一邊認真的聽著對方的訴說。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醫學的中心轉移到了德國。嚴謹的德國人給現代醫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他們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實驗室,同時又設立了最先進的醫師培訓制度,從而讓德國醫學一飛沖天,開始了幾十年的世界霸主之路。

而與此同時,美國的醫學界包括醫學教育界依然是一片混亂。

除了鶴立雞群的亨特拉爾醫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之外,包括學習他們的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等等,現在依然無法說得上是現代的醫學教育。

事實上,這個時代的美國有三種醫學教育體系。一是學徒制,雖然已經比較少見了,但是從業醫師們手把手收徒還在小城市和鄉村裏廣泛存在;二是私營訓練學校,幾個醫師自己開個小學校,直接就開始招收學生;三是大學體制,學生們在教室裏聽課,在醫院接受臨床訓練。絕大多數的學校都是私營的,各自講授著五花八門的醫學課程,學習兩年之後就可以拿到醫學博士學位,家裏條件優越的會去歐洲,比如英法德等國進修,家境差一些的直接背著藥箱開始給人看病,然後親自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冤魂……

即便是那些大學,往往也無法讓人滿意。

只有極少數的學校要求學生們入學前必須有兩年的大學學習經歷,只有亨特拉爾醫學院和跟進的霍普金斯要求必須擁有大學學士學位。而其他的大學醫學院,對入學學生的檢測極為簡單,一些學生甚至還允許招收文化程度極低的學生入學——當年那個小女孩兒收獲多個錄取通知書的事情,可不是一個笑話!

而醫學院的教育,更是讓人不堪忍受。

由於師資力量和硬件條件的限制,多數醫學院實驗條件非常差,差到全校甚至沒有一台顯微鏡——二十年前的哈佛就是如此。而且教師們的教學方法過多使用講授法,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少,或者根本沒有,有些學校的學生在畢業前甚至都不會接觸一次患者。總體來說,大多數醫學院常年依靠廣告來進行招生,只要掏錢就敢給你發醫學博士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