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老做法

中華醫學會最初的倡導者,就是伍連德。

實際上早在1910年的時候,伍連德就在報紙上倡導成立一個中國自己的醫學會,只不過因為一來國內“西醫”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個人聲望也不夠,三來成立一個醫學會是要花錢的,所以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直到1915年的時候,中華醫學會才正式成立。

相比較於未來全國數百萬醫師,醫學會數十萬會員的龐大規模,早期的中華醫學會規模小的可憐,成立時不過兩百多人,第一任會長則是剛剛畢業回國沒幾年的顏福慶。一介泱泱大國的醫學會會長,由一個33歲,剛拿到耶魯大學醫學博士不過六年的年輕人為會長,可以想象一下當時中國現代醫學的窘狀——實力弱小,影響力極低。

對於現代醫學剛剛起步的中國來說,這本來就是沒辦法的事情。

而且別忘了,這年頭中國還是傳統醫學的天下,勢力可謂是根深蒂固。比如說伍連德在東北抗擊鼠疫的時候,許多中醫便對他的各項措施大肆抨擊,雙方戰的不可開交,從而導致了伍連德後來掌權後一力想要學習日本,徹底廢除中醫的行為……

好吧,扯遠了。

對於伍連德的疑問,約翰自然是心知肚明,笑著點頭道:“不錯,伍先生,遍觀諸國皆有一個公益性的醫學學術組織,比如說英國醫師協會,美國醫學會等等,我認為如果想要推廣現代醫學,促進中國現代醫學的發展,成立一個醫學會勢在必行!因此我考慮,想要資助成立中華醫學會,並且創辦《中華醫學雜志》……”

話還沒說完,伍連德和顏福慶臉上都泛起了喜色。

不管後世所謂的醫學會和醫師協會如何的向“錢”幹,幹了多少讓人不齒的事情,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全國的醫師們有了相互交流的機會。而且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國家之間的學術交流也大多通過學會進行,這一點未來將會成為一種趨勢!對於中國脆弱的現代醫學基礎來說,成立一個醫學會的作用無疑是非常大的。

哦對了,還有一本學會的雜志!

只不過成立中華醫學會也好,創辦一本雜志也好,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定的基礎,同時還需要金錢、人脈和組織經驗的支持!

金錢最好理解,這年頭國內大多數西醫的日子過得並不好,一方面因為水平本身比較低,另外一方面的話也是因為國人還沒有接受這種不用湯藥不用銀針的醫師,所以想要組織他們參加會議什麽的肯定要花錢的;其次是人脈,如果醫學會組織起來後不具備什麽權威性,無法受到國內醫師們的認可,恐怕也沒有太大的意義;至於說最後的組織經驗就更好說了,亂七八糟的組織只會讓他麽丟臉……

所以歷史上的伍連德和顏福慶他們,直到1915年才創辦了中華醫學會。

那個時候的伍連德聲望很高,顏福慶也是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的校長,再加上上海聖約翰大學的醫學博士們,才算是勉強組織了一個松散的學會組織。只不過這個組織一直到1949年的時候,成員總數也不過兩三千人,影響力始終沒有擴散開來。

但是在這個世界,顏福慶和伍連德看到了希望!

如果光靠他們自己的話,想要把中華醫學會成立起來都是件難事,將來想要發展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如果有了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支持,那一切恐怕都要容易多了!

金錢和組織經驗不必多說,顏福慶對此時最有信心的,而要說起人脈的話,如今的中國西醫學界還有誰能比亨特拉爾先生更強?原本就是世界公認的頂尖醫師,哪怕處在醫學界邊緣的中國,想必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的人也極少,更別說在如今的中國現代醫學界,亨特拉爾體系的醫師恐怕已經占了半壁江山!

就顏福慶所知,自從他第一個選擇了回國之後,過去三年中從美國、德國回國的西醫醫師人數超過了五十人,全部都是經由亨特拉爾先生資助出國留學的。而且千萬別忘了,這些人可不是國內那些教會學校培養的醫師,也不是歐洲不成熟體系培養的醫師,而是由亨特拉爾體系培養出來的,每個人畢業後至少都在那邊做了三年的醫師培訓!

也就是說,這些人才是現在中國醫學界最精銳的一群人!

至少顏福慶心裏很清楚,如果只論醫術的話他們每個人都不會比自己差,比起伍連德肯定要更加的精湛。這就是醫學的特點,哪怕伍連德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且是從歐洲留學歸來的精英,但是和約翰費盡心思培養出來的精英相比還是要差不少的!

如果要籌建中華醫學會,這些人願意加入進來的話……

在顏福慶和伍連德兩人灼灼目光的注視下,約翰重重一點頭道:“先生們,現在的中國醫學界需要一個醫學會,我建議就叫做中華醫學會,邀請全中國的醫師們參加……與此同時,你們可以開始籌備《中華醫學雜志》,亨特拉爾出版社已經培養出了好幾名華人編輯,完全可以勝任所有的工作,至於說經費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