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廣告白銀購物狂(第2/2頁)

黃老板就是專門做古錢幣生意的,對這些銀票什麽的自然非常熟悉。

而唐豆呢?他買一噸白銀一共用了六百多萬,現在一兩銀票就賣了十一萬,清代使用的是十六兩秤,一兩白銀不過三十幾克,要是按照這個算法,他只需要賣出六十兩白銀的銀票就把買這一噸白銀的錢賺回來了,這可是四五百倍的利潤。

當然,唐豆童鞋不會傻到把大量的銀票投入市場,那樣做的話古玩市場的銀票價格肯定會被他攪亂,他才不會做這種殺雞取卵的蠢事呢。他之所以如此做只不過是為了滿足一下自己不吃虧的小心理罷了。

唐豆拿出一部分白銀分別在明永樂、宣德、清康熙、雍正、乾隆等幾個年代的京城北京購置了房產,購置的房產並不招搖,都是小型的四合院民居,主要是為了自己方便穿越和搜羅古玩所用,說白了就是一個據點、一個中轉站,反正購買這些房產也花不了多少銀子,要是跟現在的房價比起來簡直就是白菜價了。

如果不是因為白銀在明朝以前並非硬通貨,唐豆還打算在歷朝歷代的各國首都都設立起自己穿越的據點,這對他搜集各朝各代古玩將會大有裨益。

雖然銀子在明朝以前並非硬通貨,可是這並難不倒唐豆,對他來說在各朝各代賺錢只是小事一樁而已,除去火柴以外,他隨便拿件玩意在那個朝代都能賣出一個大價錢來,買處房子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不過凡事講究個循序漸進,畢竟唐豆只有一個人,就算是再瘋狂也是分身乏術,他不可能並存於幾個朝代之中。

不過在各個歷史階段的鼎盛時期購買房產建立據點是早晚都要進行的事情。

唐豆這段時間拿到店裏去交給猛子的那些玩意就是通過這些據點周轉回來的,那些玩意在那個朝代基本上就是一些大路貨,揣上銀子到外面鋪子裏一抓一大把,整車的往回拉都沒問題。

不過這一段時間唐豆也是踅摸到了不少的好玩意,他在宣德年間的北京一家古玩鋪子裏買到了一個青花水波雙龍高足碗和一只釉裏紅暗刻龍紋梅瓶,這兩個物件按照他的估價最少也能賣到兩千多萬,而他不過只花了三百兩銀子而已,成本不過才七八萬塊錢,美的唐豆連鼻涕泡都冒出來了。

這裏說的只是這兩件寶貝,其實唐豆在永樂、康熙、雍正、乾隆年間也都有不少收獲,他那個不對外開放的“超市”貨架和保險櫃中擺的那些物件就是明證,短短十來天的時間他最少就踅摸到了幾十件物件,花銀子花得暢快淋漓,簡直成了一個穿越歷史的購物狂,如果不是他挑肥揀瘦的話,就算幾百件物件他也能給搞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