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銅器做舊(第2/2頁)

唐豆忙活了一下午,幾枚包漿豐滿的栗子殼天顯通寶就新鮮出爐了,唐豆愛不釋手的把玩了好半天自己的這幾件作品,微微一笑,從中挑出品相最為完好的三枚放進了早已準備好的三個木盒裏,分別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應天地皇後和遼太宗耶律德光三個時期發行的不同版本的天顯通寶。

其實對比之下,這三個版本的天顯通寶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發行的天顯通寶是絞絲顯版,也就是那個顯字分為左右兩部分,左上日字,下為絲字,絲字下面一橫為三點,右半部分為繁體的頁字。

應天地皇後發行的天顯通寶是業顯版,那個顯字同樣也是分為左右兩部分,左上日字,下為業字,但是業字下面也多出來三點,右半部分同樣為繁體的頁字。

至於遼太宗耶律德光發行的天顯通寶也是業顯版,跟應天地皇後發行的天顯通寶大同小異,只是那個顯字下面的三點省略掉了。

遼代天顯年間的這三位統治者可能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區別此天顯與彼天顯的不同之處。

天顯這個年號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使用了八個月,即公元926年的正月至七月。

應天地皇後使用了十六個月,即公元926年七月至公元927年十一月。

遼太宗耶律德光使用天顯這個年號的時間最長,他自公元927年十一月至公元938年十一月,一共是使用了十一年。

由此可知,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所發行的天顯通寶應該是最為珍貴的,其次是應天地皇後發行的天顯通寶,而發行最多使用最多的則是遼太宗耶律德光時期的天顯通寶了。

唐豆上網查了一下,如今流落在小日本的那枚天顯通寶正是耶律德光發行的業顯版的天顯通寶,省略掉顯字下面三個點,估計也是出於節省用銅考慮的。

不要以為錢幣上面省略掉三個點省不了多少銅,在古代銅是非常緊缺的,鑄幣的時候都要加入錫或鋅等其他金屬,在一些朝代由於銅的緊缺,甚至用鐵幣代替銅幣流通。

就算有些統治者沒有用鐵幣代替銅幣,但是也想著辦法的節約使用鑄幣時的用銅量。比如三國歷史中向來以仁厚而著稱的劉備劉皇叔,他在統治了蜀國之後,就發行了直百五銖錢,一枚大錢當作一百枚使用,用這種極其無恥的方式瘋狂掠奪民間財富,這還不算,到後來鑄造的直百五銖錢的重量也從剛開始時的9.5克逐步降低到了2克,最小的竟然不足0.5克,簡直已經不能用無恥來形容了。

扯遠了,其實強調這些,也就是說流落在小日本手中的那枚天顯通寶理論上應該是所有的天顯通寶中價值最低的一種,只是在唐豆出現之前,這枚天顯通寶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一枚孤品,由此才會身價倍增。

唐豆收拾好這幾枚不同制式的天顯通寶,心情愉悅走到那個大塑料箱前,拿著木棍攪拌木箱裏的那些還在浸泡中的天顯通寶,腦子裏琢磨著自己有這一箱子存貨放在這裏,是不是要在金陵泉會上先抽大川弘一一個大嘴巴,然後再把天顯通寶搞成爛大街的貨色?

想到壞處,唐豆忍不住嘎嘎的笑了起來。

把天顯通寶搞成爛大街的貨色,那麽大川弘一所在的天顯堂是不是要改名了?

突然,正在走神的唐豆愣了一下。

剛才攪拌的時候,他似乎看到滿滿一箱淡黃色的天顯通寶中似乎閃過了一道銀光,等到他注意的時候,那抹銀光又已經消失不見了。

難道是自己看眼花了?

唐豆收攝心神,疑惑的用木棍向剛才銀光消失的地方翻去。

在幾千枚古幣中尋找一抹疑似看花了眼的銀光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唐豆翻弄了半天,正準備放棄的時候,那一抹銀光終於再次出現。

看到橙黃中露出一角淡銀色,唐豆不由得窒息了一下,他小心翼翼的用木棍扒去掩蓋了銀光的銅幣,一枚與眾不同的古幣顯露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