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滿座皆驚(第2/3頁)

但是花天價買回去一件明知道是贗品的瓶子,而且還是自己也能做出來的瓶子,這件事兒怎麽想起來就跟自己腦袋被驢踢了一樣窩囊呢。

唐豆咧了咧嘴站起身,“嘩啦”沖了一下水,洗了洗手走出了洗手間,裝的跟真的一樣。

錢慈航關心的望著唐豆問道:“會所裏有醫生,要不要把醫生叫來給你看看?”

唐豆看到楊燈錢芊芊正抿著嘴望著自己偷笑,急忙咧著嘴說不用。

唐豆躲在衛生間裏等楊一眼拿主意,時間太長了,也難怪錢慈航會誤會。

唐豆坐回自己的位置,伸手摸在楊燈的小手上,輕輕地捏了捏。

楊燈沖著他一笑,默契的溝通,唐豆知道楊燈剛才並沒有對這個瓶子做出任何評價。

楊燈雖然也跟著楊一眼學習了幾天羊仿手藝,但是唐豆知道楊燈絕不會看出這是一只羊仿的作品,連自己都險些看走眼,楊燈只學了個皮毛又怎麽可能看的出來。

錢慈航微笑著望著唐豆問道:“小子,這回該說說你對這個瓶子怎麽看了吧?”

唐豆微微一笑,在走出洗手間之前他已經拿定了主意。

雖然屋裏這些大豪們不太信任唐豆和楊燈兩個人的鑒定水平,但是畢竟他們兩個是北楊南周的傳人,對於古玩鑒賞必定也有一些長處,他們也希望能夠從他們口中聽到肯定這個柴窯瓷瓶的話,以堅定自己等一會兒競拍的決心。

唐豆望了一眼茶幾上放著的那個鏤空梅花雙耳瓶,轉向錢慈航等人說道:“錢伯伯,各位前輩,歷來瓷器鑒定就是所有古玩中最難鑒定真偽的一個品類,歷朝歷代官窯私窯都有仿制前朝名瓷的習慣,有一些仿制的精品瓷器甚至已經超越被仿制的前朝瓷器,而現代的檢測手段對於瓷器鑒定也是束手無策。給瓷器斷代向來就是一個難題,憑的就是鑒定者的經驗積累,從器型、紋飾、釉色、胎質等各個方面推敲,跟各個朝代的各大窯瓷器特點進行參照對比,由此得出這件瓷器的相關信息進行判斷。”

錢慈航暗暗點了點頭,唐豆這話說的中肯,玩瓷器玩了一輩子的行家裏手都有看走眼的時候,更何況是一個年輕後生了。

在錢慈航等人心中,唐豆開場白講出這一番道理,應該是為自己留一個回旋的余地,等一會兒再交代兩句模棱兩可的話基本上也就蒙混過關了,無論對錯也不會有損北楊南周的名聲。

唐豆微微一笑,接著說道:“若說其他的瓷器的斷代也許我還真說不太好,不過對於這個瓷器,我可以肯定的說,這件瓷器從出窯到現在,最多不會超過一百年的歷史。”

唐豆的話剛說完,屋子裏的這些大亨們瞬間就把眼睛瞪圓了,包括何特首和薛心涵在內也同樣不可思議的望著唐豆。

剛才在唐豆去洗手間的時候,他們已經從崔總的口中得知這個柴窯瓷瓶已經經過十幾位專家的鑒定,其中半數認為這就是一件後周時期的柴窯瓷,其余的半數有認為是宋仿的,有認為是明仿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認為這件瓷器是近現代的作品。

錢慈航輕輕咳嗽了兩聲,望著唐豆問道:“小唐你認為這件柴窯瓷是民國或者是現代仿制的?”

楊燈緊張的捏緊了唐豆的手,剛才這個鏤空梅花雙耳瓶她可是仔仔細細研究過了,以她的眼力來看,這個瓶子就算不是柴窯瓷,那麽也必定是宋明兩代官窯仿制的,但是絕不可能是近現代的作品。

楊燈推測是宋明兩代仿制的也是有道理的,這兩個朝代的瓷器燒制工藝都曾經有過一個鼎盛時期,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窯更是世人皆知。

而元代瓷器除了元青花和釉裏紅尚可圈可點以外,其他瓷器的燒制技術其實就是繼承了宋代的燒瓷技術。由於蒙古人對漢人的壓迫,致使很多高端的技術已經流失,這件精細的柴窯瓷以元代的燒窯技術是絕對不可能仿制出來的。

至於清代,清三代的瓷器燒制水平雖然達到了一個燒瓷技術的巔峰狀態,但是風格卻已經完全變了,也不可能會仿制出柴窯瓷。

感覺到楊燈的緊張,唐豆回應著捏了楊燈小手一下,望著錢慈航輕輕點了點頭,肯定地說道:“我確定這件瓷器是近現代仿制的。”

大豪們沒有人開口質疑唐豆的判斷,但是有幾位大豪的臉上已經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北楊南周的傳人又怎麽了,畢竟還是太年輕呀,連圓滑一點都不會。

面對瓷器類古玩,除非是那些有明顯識別的,誰敢斷言是什麽年代出品的?

恐怕就是北楊南周兩個人齊聚這裏,也不敢斷言這件鏤空梅花雙耳瓶是什麽年代的吧?

就算心中有些疑惑,最多了也就是說一句看不好、看不準,也絕不會斷言這件美奐美倫的柴窯鏤空梅花雙耳瓶就是近現代仿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