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回鄉

好幾年沒回老家,老家變化不小。

曾經不到兩米寬的磚頭路變成了可供兩輛貨車交會的水泥路,曾用兩塊樓板搭成連護欄都沒有的小橋變成了大橋。放眼望去,周圍全是漂亮的小洋樓,兩層的居多,三層四層的也不少見,有的人家甚至在外面安裝玻璃幕墻。

不僅路寬了,橋大了,小洋樓多了,私家車也隨處可見。

鄉親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韓博打心眼裏高興,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邊開車邊看,拐過曾經的向陽老供銷社十字路口,放緩車速四處張望,找到去外公家印象最深刻的地標——向陽閘口,確認沒走錯,順著水泥繼續往前開,又拐了三個彎,赫然發現距外公家500米左右的小商店前幾乎成了一個停車場,一輛挨著一輛停滿懸掛東海和南港牌照的車。

“哥到了!”

“韓博回來了!”

剛搖下車窗,表弟小軍飛奔上來,指著前面樹下的一個空档,興高采烈地說:“哥,那邊還有位置,繼續往前開,開到前面再倒,我在後面幫你看著。”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老人九十大壽,該回來全回來了,看樣子安排得不錯,還有專人在這兒指揮停車。

“行,幫我看著點,”韓博朝小商店門口起身相迎的村裏人舉手打了個招呼,這才在表弟的指揮下開到前面,連續打了三四把才將車倒進“車位”。生怕影響交通,下車之後回頭看看確認貨車能通行,只是不能在這兒交會,又順手把後視鏡扳了一下。

“哥,怎麽搞到這會兒,就等你呢。”小軍本以為要幫著提點行李,結果表哥什麽沒帶,幹脆並肩一起往小商店走去。

“全到了?”韓博一邊跟看熱鬧的向陽五組村民打招呼,一邊好奇地問。

“慶慶、小琴、二小正在路上,剛才打電話說到思崗了。紅英坐飛機回來的,算算時間也該下飛機了,不讓我們去接,說在機場找輛出租車。”

顯而易見,父母這一輩的全到了,小輩們正跟自己一樣從天南海北往回趕。

最遠的大學畢業分配到了東北,聚一次也不容易。

韓博點點頭,剛掏出煙準備給圍觀的人們發,一個四十多歲的婦女正眉飛色舞地跟坐在商店門口的幾個老人介紹:“這是大姑娘家的,長湖8隊韓保國的兒子,跟你家春生同學。最有出息,當大領導,在深正當公安局長……”

“韓木匠的兒子?”一位老爺子有些耳背,聽了半天緊盯著正遞煙給他的韓博問。

“是啊大爺,我叫韓博,就是韓木匠的兒子。”

“這麽大了,不說誰認識?我認識你爸,我家二姑娘的嫁妝就是你爸幫我打的,在我家幹了一冬天,最後算了122個工,那時候工價低,一個工四塊五,最後算了549塊錢。不過那時候也窮,拖了兩年才跟你爸結清的。”

老人家耳背,記憶力倒是不錯,時隔這麽多年居然記得韓家賺過他多少錢!

眾人頓時哄笑起來,韓博也忍不住笑了。

“是嗎大爺,記得這麽清楚?”

“我沒你婆爺爺能幹,他直到去年還種田,還養六個羊,我這輩子就辦過三件事,蓋房子,給兒子娶媳婦,打發姑娘出嫁,花多少錢記得一清二楚。”

“韓局長,你婆爺爺婆奶奶是能幹,八九十歲的人,還天天割羊草。兒子女婿一個比一個有出息,一個比一個孝順,個個給錢他花,個個給他買東西,隊裏數他最有福也最有錢,可他們還是要幹。”

小軍生怕別人以為他家不孝順,冷不丁來了句:“他們閑不住,我們怎麽說他們也不聽。”

“農民佬就是幹活兒的命,享不了那個福,我兒子兒媳婦也孝順,天天打電話讓我去思崗,不習慣,住不慣,還不如回來種地。”

……

難得回來一次,當然要陪他們好好聊聊,不會被人家罵的。

說是聊,其實是聽。

鄉親們正聊得熱火,耳背的老人又擡起頭,一臉遺憾地說:“你爸現在是大老板,不幹木匠活了。如果不是大老板,我還要請他打點東西,他老師傅,手藝好。”

“您老想打什麽?”

韓博剛問出口,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正莫名其妙,什麽都知道的那個婦女忍不住解釋道:“到這個歲數還能打什麽東西,打棺材唄!”

年紀大了就會胡思亂想,本地又有這個風俗,可以說對老人而言這真是一件大事。

韓博只能做自己的主,不能替韓總亂做主,對此愛莫能助,只能笑道:“您老想多了,打棺材早著呢,您老能過一百二!”

跟他們聊能聊到天黑。

小軍有些不耐煩,掏出軟中華又散了一圈,熱情洋溢地說:“四爺,三奶奶,王嬸,家裏人都等著我哥呢,我們先回去,你們也早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