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通關!(第2/2頁)

相比起Vitas另外一首《歌劇2》,《歌劇1》的傳唱度要低了不少,整體的Ksy也要低了不少,但聽過《歌劇1》的人肯定都會有同感,那就是後者的旋律要更優美,而沒有歌詞也賦予了一種神秘感。

在華夏翻唱《歌劇2》的不少,翻唱《歌劇1》的也有,甚至有非常出彩的翻唱,比如說在《歌手》第一季的時候就有人翻唱過,但像侯牧雲這樣用呼麥方式翻唱的,在場觀眾絕對都是第一次聽到。

呼麥是遼闊的,但整體給人的感覺是更偏低音的,而《歌劇1》雖然沒有《歌劇2》那麽高的音,但還是一首key相當高的歌曲。

這兩者無疑是有些矛盾的,然而,在侯牧雲這卻沒有半點生硬的拼湊感,沒有任何的違和感,有的只有驚喜和震撼!

在侯牧雲演唱進入副歌時,呼麥猛然高了一個八度,緊接著,低聲部如是火箭升空之後被自然卸載了下來,只剩下了高聲部沖入雲霄。

呼麥是喉音的唱法,在“火箭升空”後,侯牧雲將其轉化成更適合高聲部的咽音唱法,聲音從原本的遼闊變得清亮而高飄。

所有人都似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原本是在遼闊的草原上行走,現在則是變成了一頭雄鷹飛翔了起來,拔高,俯瞰見了整個草原!

拔高!

侯牧雲的高音依舊還在拔高,似那雄鷹越飛越高飛入了蒼穹不見了身影,就在此時,整首歌曲結束!

歌曲雖然結束,但余音繞梁!

侯牧雲放下話筒鞠躬致意,觀眾起身鼓掌尖叫,聲勢極大,但所有人都似乎有種感覺,那就是壓不住那個余音!

侯牧雲暗自松了一口氣,總算是順利完成了。

呼麥的唱法在唱功裏本來就是有的,而之所以選擇用呼麥來演唱《歌劇1》,一是侯牧雲挺早之前湊巧在某個視頻裏見到了一位蒙古族呼麥大師用呼麥來演唱這首歌,當時驚為天人,極為震撼;二是因為眼下是通關之戰,這種演唱方式雖然冒險了一些但是極為取巧,也算是他存了一個心機,否則單拼唱功的話想要挑戰成功可能不難但想要贏得漂亮讓積分徹底爆發那可能性就低了。

而無疑,侯牧雲的這個取巧是取對了,現場觀眾絕大部分都被唬住了,額,鎮住了!

“通關!”

“通關!”

“通關!”

也不知道觀眾席裏誰先喊了一句,然後現場齊齊都是這兩個字。

這還沒投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