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1章 畫聖之作傳世(第2/2頁)

張僧繇和吳道子的畫作被並稱為疏體,他們二人一前一後,開創了張家樣和吳家樣。世人皆以為吳家樣是張家樣更為成熟的展現,並且吳道子本人也是千古畫聖。

這幅原本被認定只是梁令瓚對張僧繇的摹作,可現在,卻被宣稱為吳道子的親筆。

這的確有可能,畢竟,梁令瓚的畫作被世人記住,更多的是因為他對吳道子的模仿,以前也有很多專家說過,這幅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其實更具吳道子的畫風,但由於原作是張僧繇,所以還是被認定為梁令瓚對張僧繇的臨摹。

突然就變成吳道子的了?

這毫無疑問,價值又躍升了一個台階。

不,不是躍升了一個台階,甚至可以說是攀上了新的高峰。

眾人難以置信,可這裏是著名的蘇富比,拍賣師說出來的話,肯定不會是假的。而且,眾人都相信,在這幅畫作裏,一定有這五十余名專家、學者和大師的簽字蓋章認證。說句難聽點的,即便是這五十多個專家錯了,也不會影響這幅畫日後的價值。

古董市場往往如此,真假只在一念之間,要的是今人的認同。

拍賣師還在繼續說:“或許大家會很震驚,說實話,我也覺得難以置信。但是,這畢竟是五十余位專家學者最終得出的統一結論,也是最新的科技手段對於古董斷代的一次新的躍進。這幅畫作,是吳道子早年對張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的臨摹,其時,他的吳家樣還未大成,並且有著較多對於前輩大師的致敬。但無論如何,這都是畫聖的親筆之作,應當是毋須存疑的。”

“開拍吧,不用說那麽多了!”有人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