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天才和她的宿敵

假如換個人在台上面對上戲的全校師生大放厥詞,怕此刻場面早就失控了,可站在台上的偏偏是蘇虞兮。

因為這次考試拿了滿分狀元,媒體早就把這個偶像少女從小到大的傳奇經歷刨了個底朝天。

雷鑫的雙手有些輕微的顫抖,他記憶力還算不錯,他能回憶起暑假看過《藝術家》的蘇虞兮專題,他小時候也被人稱贊為天才過,但那和蘇虞兮比較起來不過是螢火與皓月而已,雷鑫知道自己最多只是算聰明,他清楚的記得書上寫的大部分的類容。

腦海裏的畫面如同夢魘一般浮現,那一期的封面是面色沉靜白裙赤足站在水面上的蘇虞兮。

文章寫到“仔細深究才發現蘇虞兮小時候在上海就已經頗具名氣了,《上海晨報》曾在十年前刊出頭條:‘小虞兮——七歲的高中天才’。剪報上還有一張她在高二數學課上的旁聽的照片,照片中小個兒的蘇虞兮穿著一件白色高領毛衣,為了能和一位年齡是她兩倍的姑娘共用一張桌子,她跪在了她的椅子上。

而高中老師告訴記者,她幾乎教不了蘇虞兮什麽東西,因為蘇虞兮總是比別的同學提前學兩課時。而她在兩歲的時候就自學了閱讀。

幾個月後,在學年剛過一半的時候,蘇虞兮跳級開始上高三的數學課。

三年後,年僅九歲半的蘇虞兮成為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史上最年輕的獎牌獲得者。從此她開始頻繁獲獎,包括麥克阿瑟天才獎,與菲爾茲獎,後者被認為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當時,曾經有許多人認為蘇虞兮將成為這個時代最出色的數學家。(嗯!真有這樣的人物,不是虛構的)

而蘇虞兮,還曾經參與了數學大拿史丹利的測試,據說她是史丹利測試過的最具數學天賦的學生——九歲的時候SAT的數學部分拿了滿分(SAT即美國高考,數學滿分800分。)

但當時史丹利建議蘇虞兮把節奏放慢,給予給予自己時間發展情感與社會技能。

只是所有人沒想到,從那之後她轉而開始學習鋼琴,將所有數學書籍束之高閣,只愛看各種雜書,並且不想再去大學旁聽,回歸了九歲少女的正常生活。

當時報紙還掀起了《傷仲永》之類的熱議,從那之後蘇虞兮就變成了一個正常的聰明人,直到高中才偶爾參加數學物理的國家集訓隊。

因此,其實現在的蘇虞兮和年幼的蘇虞兮比起來,高考拿個滿分簡直可以說是不值一提。

曾經的她就是當之無愧的天才,並不是考試拿個滿分的聰明,什麽是天才?

首先,應該考慮在哪些領域可能產生天才。按照一個統一的標準,即抽象程度的高低,所有學科門類可以組成一棵學科樹。

哲學以其抽象程度之最高高在上,是智慧樹上最璀璨的明珠。其下分為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數學居於自然科學之首,其後是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

文學藝術位居人文學科之冠,其後有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等。

抽象程度的高低首先對智力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抽象程度越高要求的智力也越高。而另一方面,有些學科需要高度的知識積累,最典型的如歷史學,在這樣的學科中是出不了天才的。

由此我們可以說,天才只能出現在高度抽象且不需要高度知識積累的領域。

經典的例子比如維特根斯坦之於哲學,高斯之於數學,愛因斯坦之於物理學,歌德之於文學,莫紮特之於音樂。

當然在所有學科草創的古希臘時代,每一門學科的創立者都是天才,亞裏士多德就是當之無愧的百科全書式的天才。

蘇虞兮曾經也是個天才,而現在只是一個智商很高的普通人,因為真正的天才在我們這種現狀下根本沒有毀滅以外的出路,他們與凡人不同,哪怕身體面對面,時間與思維卻遠隔光年,不僅如此,他們與所有人都格格不入。維特根斯坦如果不是恰如其時的父母雙亡,說不定就第一百零一次自殺成功了。”

……

這篇文章的最後以蘇虞兮九歲時接受采訪說過的話結尾,“天才和普通人的距離會越來越遙遠,盡管他們中有人盡力彌合拉近,卻始終不能改變這一事實。或者有一天,我們會像仰望星空一樣看著他們,而他們,將不再像從前的時代一樣照亮我們。

現在的人類,早就不是築造巴別塔企圖和神明爭輝的人類了,因為自己無法攀上高空,就連能夠摘星的人一起憎恨和嫉妒,非得把他們摁進泥土裏直到和他們一樣黯淡無光,才能心滿意足。

上帝死在人類手中,諸神時代已然落幕,接下來,超人(尼采定義的超人)也該退場了。”

雷鑫看著翩然下台的蘇虞兮,心裏開始有種恐懼的情緒在蔓延,他安慰自己道:蘇虞兮只是人,並不是神,自己做的天衣無縫,就算蘇虞兮再聰明也不可能找到證據說是自己做的,然而他萬萬沒想到蘇虞兮根本就沒計劃要找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