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八月未央(五)

半碗米線程曉羽雖然沒有吃的飽,但是幸福感卻充盈了心房,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是胃的滿足所給不了的。

對程曉羽而言,這種平淡的日常才是他所向往的生活。

一路心情愉悅的將車開到普東,程曉羽接了夏紗沫就朝世博園開去,一邊開車還一路上跟夏紗沫講解這首歌曲的演唱要點,原作的寫法還是流行音樂的寫法,並不是按照民歌的寫法去寫的,只是曲調比較婉轉悠揚,但是原唱使用了民族唱法去演繹是,並且程曉羽也覺得一定要用民族唱法去唱,要不然這首歌就顯不出大氣。

夏紗沫上了車就接過了程曉羽寫的譜子,看著歌詞和五線譜,覺得這詞寫的真好,她在心裏默默的哼唱了一遍,便覺得化不開的溫柔在心尖纏繞。

因為到了世博園就要演繹給張路陽看,所以給夏紗沫熟悉這首歌的時間很少,路上夏紗沫就開始試著清唱,程曉羽來幫她糾正一些疏漏,幸好夏紗沫具有“絕對音高”這樣的絕技,因此上手還是非常快的。

“絕對音高”就是能準確模唱所聽到的聲音,並且能在大腦中把聲音正確轉換成概念,或把符號正確轉換成聲音。前者是天賦,而後者不僅要有天賦,還需要系統嚴格的訓練才能達到聲音和概念的相互轉換。

大部分天賦型女高音歌唱家都具有“絕對音高”,這種天賦是很稀有的,和經過長期訓練得來的“相對音高”不一樣,“相對音高”則是指利用已知的一個音可以推斷出另一個音的感覺,或者說熟悉調式中各音的音高關系,能夠準確唱出所聽到的某一音樂片段的譜子,不一樣的是對聲音的物理音高缺乏概念的轉換。

具有“絕對音高”天賦的人,往往聽一遍歌曲,就能夠唱的八九不離十,因此短時間學會這首歌曲,對夏紗沫來說並不難,難在如何去演唱。

夏紗沫最早就是跟母親學的美聲唱法,她並不沒有學過華夏民族唱法,但華夏民族唱法其實發源與美聲,最大的區別就是發音位置比較靠後,講究音域寬廣與聲區統一,其次講究講究深呼吸、低喉位,喉嚨的打開,聲音的掩蓋與集中。

而華夏民族唱法是以華夏民族語言為基礎,演唱以嗓音優美請脆、甘甜水靈,明朗寬亮為特征,行腔韻味為特色,將情、聲、字、腔融為一體,並伴以形體表演的一種演唱方法。

而在當前,將民族韻味放在歌唱觀念之首位的唱法即為民族唱法“死曲能唱活,任憑腔來韻,腔隨情感轉,字隨腔兒形”就充分地說明了民歌的韻味。

將發聲位置後移也不難,但要一下完全唱出民族唱法的韻味,也還是不科學的,但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這首歌的寫法是流行歌曲的寫法,因此並不需要夏紗沫唱出教科書式的民歌感覺。

當然學會並不代表理解,為了幫助夏紗沫理解這首歌曲,程曉羽也唱了一遍,但完全沒有接觸過美聲演唱的他,唱出來就是完完全全的流行歌,而在他的指點下,夏紗沫唱出來字裏行間,都是甘甜純美。

當夏紗沫開始認真唱的時候,連蘇虞兮都驚嘆於夏紗沫的天賦,這種能力她也沒有,具備“固定音高”,可以不靠樂隊就開始唱歌,這也是所有歌手夢寐以求的能力,具備這個能力的歌手都是另一個層級的。

程曉羽原本也只是打算盡人事聽天命而已,但是他沒有想到夏紗沫這麽短的時間,就能唱到這種程度,這實在讓他有些喜出望外,覺得換歌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這首歌原唱的功力無可置疑,尤其是在高音區的演繹相當無敵,但是原唱的演繹太過於教科書了,雖然基本功紮實到無可挑剔,但是個性也被抹殺了。而這首極具華夏韻味的歌曲,被唱的過於甜美,當然這也是因為受唱法所限,一般的歌手是根本沒有辦法如此去演繹這首歌的。

而夏紗沫在程曉羽的指點下,把演唱向空靈的感覺上去靠,降低了甜度,唱出來比原唱更別具韻味,就算程曉羽在挑剔,短時間內能唱到這種程度,也十分滿意了。

到了世博園,蘇虞兮先去排練,程曉羽和夏紗沫在車上還琢磨了半個小時,程曉羽才滿懷信心的帶著夏紗沫去找張路陽。

雖然在視頻上見過夏紗沫,但是看著向她微微鞠躬的夏紗沫,張路陽還是有些吃驚,因為站在舞台上的夏紗沫和眼前這個夏紗沫給他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不是外表上的差別,而是氣場上的差別。

生活中的夏紗沫,完全不如舞台上那麽驚艷,溫婉而恬靜,纖弱的像一株小花,讓人想要細心呵護,夏紗沫說話也是細聲細語軟軟糯糯的溫柔。

但是在台上完全就不一樣了,簡直就是火力全開,身姿挺拔的像一顆橡樹,演唱時不管面對什麽情況都是寵辱不驚,心無欲念,無欲則剛,仿佛是端坐在塵世之上的優雅肅穆,她站在台上便是手握權柄的王,因為擁有一切所以無欲無求,因此她的才能散發出強大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