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戰爭與和平(三)

程曉羽編排的《戰爭史詩》一共四個小節,第一小節《開端》(《love&loss-original》)第二小節《出征》(《gipsy danger》《環太平洋》)第三小節《登陸》(《the mass》ERA這首歌是由一個叫“Era”的法國現代樂團創作的。它與德國知名音樂家卡爾·奧爾夫受盛贊的作品《CarminaBurana》(布蘭詩歌),曲調均源自於發現於德國的中世紀法國宗教音樂。一些人將其誤傳為納·粹軍歌、亨德爾《彌賽亞》中的曲目。)第四小節《結束》(《pacific.rim》《環太平洋》請大家先建立一個歌單收錄進去連續播放。)

程曉羽將四首newage音樂稍作改編,串聯在一起,用剪輯和部分拍攝,弄出了一部紀實影片,用以呈現華夏聯合遠征軍五十二軍的二戰歷史,這個五十二軍在程曉羽記憶中的歷史,被當做是一個謠言,但在這個時空卻是真實存在過的。

第一節在《love(and)loss-original》平緩中開篇,講述了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三年作為抗日第一線的華夏軍人在經歷了一系列大戰將日本人釘在了朝鮮戰場的歷史,但因為政治原因並沒有過多描敘,幾個剪輯的戰爭場面一閃而過,隨著激昂的音樂結尾,最後畫面中顯示華夏當時的兩黨領導人,決定組建遠征軍進入歐洲作戰。

第二小節《出征》開始。

一九四三年五月,此時二戰已經進行了四年。在東歐,經過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已經轉入戰略反攻,納粹德國節節敗退。在西歐,經過不列顛空戰失敗的德國空軍早已無力控制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在這種有利形勢之下,丘吉爾和羅斯福在華盛頓舉行會晤,商討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的問題。

面對勝利的曙光,羅斯福初步提出了聯合國的構想,提議由英、美、蘇、法、華擔任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而所有要進入常任理事國的國家必須派遣軍隊進入第二戰場。

華夏在自身戰事吃緊的情況下派遣了第二艦隊以及華夏聯合遠征軍最為精銳的五十二軍趕赴歐洲,參加諾曼底登陸。

而第二小節《出征》的鏡頭大部分都給了如今還有幾艘保存在軍事博物館的軍艦,其中大部分都是華夏最好的巡洋艦,“ZQ號”、“永綏”、“楚同”、“太原”、“安東”、“江犀”、“聯光”、“吉安”、“美盛”。

第二小節《出征》的鏡頭,程曉羽並沒有辦法短時間去完成拍攝,只能在獲得版權之後,大多剪輯自華夏歷史戰爭片《五十二軍》。隨著電貝司和電吉他的聲音,先是龐大的出征儀式,小提琴跟著響起,畫面上則是盛大的閱兵,列隊整齊的士兵朝運兵船走去,並舉槍高喊著“以做好犧牲的準備”,最後是九艘巨艦和幾艘運兵船出港,鋼鐵船身擊打著海浪,讓人熱血沸騰,隨著昂揚的號角吹響,汽笛聲跨越時空響徹整個上海。

整個畫面剪輯的相當淩厲,尤其是士兵們舉槍列隊走過巨大的艦隊身側的畫面,和十多艘船艦在民眾的圍觀下,帶著赴死的決心使出港口的鏡頭,十分的燃。

第三小節《登陸》是程曉羽親自拍攝的長達十多分鐘的諾曼底登陸場面,但因為時間有限最後被剪輯成了七分鐘,程曉羽完全是模仿的《拯救大兵瑞恩》來拍攝的,使用便攜式攝像以登陸士兵肖博平的第一視角帶入戰爭,更好的讓人看到戰爭的殘酷和真實性。因為有張路陽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請來了華夏軍隊協作拍攝,這七分鐘的片段拍攝的相當震撼,讓張路陽都大為感嘆程曉羽的天賦。(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拯救大兵瑞恩》開頭的而是多分鐘,經典)

當莊嚴肅穆的《zhe.mass》響起的時候,沒有太陽的陰沉的天幕,渾濁又冰冷的海水,布滿防止登陸坦克鐵柵欄的沙灘,讓人立刻就進入了“諾曼底登陸”的那一天。

程曉羽在登陸情節中,攝象機是手提的,不是固定不變的,是時刻都在運動中的,但又因為人工操作,因此,鏡頭一般都是平行對準物體或者是45度角的仰拍和俯拍,畫面設置是以士兵視角取景,用來制造出身臨其境的效果,再加上跟蹤拍攝,或幹脆將攝影機放在地上以人的視覺體驗觀察整個戰場,觀眾就隨鏡頭仿佛親臨奧馬哈灘頭,感受著槍林彈雨的威懾。

一般的大場景不能很好地傳遞出戰爭的恐怖感,所以這裏的場景沒有用航拍,甚至只在戰鬥結束的時候用了一回全景,而更多的是采用中景,最常見的則是近景和特寫。

在《登陸》中的死亡鏡頭相當的逼真,處於主角位置的華夏五十二軍士兵中彈後沒有掙紮就犧牲了,在壯烈又肅穆的音樂中。所有戰士的英勇就體現在永無休止的死亡上面,持續的死亡,持續的向灘頭前進,幾乎沒有什麽壯烈犧牲的場面,也沒有一般戰爭片裏慢鏡下對死亡過程的“全程直播”,更沒有了不切實際的垂死反戈,死亡,來的是如此的快,快的幾乎讓人透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