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大爆,書評家的狂歡!(第2/2頁)

此時他的最新微博下面已經被刷屏了,幾天前更新的消息下全是讀者的請願,他們想知道那年輕女孩的故事,希望林翰能夠寫一個簡單的番外篇出來!

“什麽時候滿足一下他們的願望吧。”

林翰喝了一口咖啡,然後發現自己的論壇裏面居然有一個高樓搭建起來了,這並不是請願的帖子,而是書友們從四面八方收集來的有關《帶上她的眼睛》書評。

這些並不是網友們的熱評,而是很多書評人在第一時間對小說的評價,明明才銷售一天多的時間,就已經讓這些人坐不住了。

圖書市場如此繁榮,書評家們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他們在很多報紙上面都有自己的書評專欄,不少讀者就是指望這些專欄來指導自己購書。

書評家王林在今天的《光明日報》上這樣寫道:“起初,對於這個不起眼的科幻故事我是拒絕的,因為科幻故事裏面大多數都是宏偉的世界觀,很少有能夠跟林翰這樣蘊含人文思想的。這只有六頁的故事最打動我的,莫過於文字。林翰的文字,從頭到尾都沒有大起大落,縱然看不見高山,沒關系,還有平原。

淡淡的文筆就像遠處的飛燕掠過湖面而點下的圓暈,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在我們不經意間就會像歲月一樣流逝!

林翰筆下的草原,並沒有別人文章裏那種濃到讓人厭煩的綠,只是淡淡的,不小心就占據整個人心靈的綠色,就像老舍先生說的輕輕流入雲際的境界那般動人心弦,林翰的文字讓人感受到真實。

我一直無法想象那位落日六號的領航員如何在與地面的聯系徹底被切斷後悔是怎樣孤單。要在不足10平方米的空間裏度過余生嗎?這就是她最後的宿命?

這不是悲劇,是生活。”

《環球日報》在讀書板塊,以“汪洋恣意的科幻,濃烈深重的慈悲”為標題,開始全面賞析林翰的這篇小說,全文用了超過2000個字來表達對《帶上她的眼睛》支持,旗幟鮮明!

“林翰的短篇科幻小說《帶上她的眼睛》,為讀者探測了神秘莫測的未來科學前景,也展示了濃厚深刻的人文關懷,於科幻中結合現實,在小說中表露沉思。

筆者確信,這篇小說將會以其生動貼切的內容、濃烈深重的情感、樸實簡析的筆法,在科幻小說中熠熠生輝!

作者沒有刻意炫耀未來世界裏奇特的技術與高超的技藝,但想象與創造性是科幻小說成為建立於科學基礎上的通俗文學的最主要條件。

小說不但沒有因為大段敘述而出現科學依據單薄的漏洞,沒有表現出中國科幻小說普遍存在的邏輯思維缺乏嚴謹的弊病,而是以絢麗的想象為外衣,以地質科學和航天技術為依托,通過專業術語跟精確數字對落日六號探索失事進行了客觀清晰周密詳實的描繪,展現出一種悲壯的宏偉大氣,表現出了科學的內涵!”

“林翰不愧是華語科幻的領軍人物,區區一萬字的小說便被他寫得仿佛是鴻篇巨制一般,想象力極其豐富,漫無邊際,滲透著對宇宙跟地球未知領域的敬畏還有那樸實直率卻又嘗盡滄桑的感覺。這篇《帶上她的眼睛》講的是明明白白的故事,說的都是人話,節奏很緊張,情節很吸引人,難能可貴的佳作!”

這是《東方日報》給出的簡短書評,充滿了對林翰的喜愛跟支持。

《羊城晚報》的特約評論員黃厚江同樣沒有掩飾自己對這部短篇小說的喜愛,他這樣說道:“林翰的科幻小說充滿著古典主義氣息,《帶上她的眼睛》用輕快而又略帶哀傷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動人的故事,雖然全篇沒有透露男女主人公的姓名,可他們的對話卻成了文章的亮點,通過兩人言行的對比,使得女主角更加形象生動,同時也多了一些震撼力。”

“《帶上她的眼睛》這篇小說裏面,專業的科技術語用得比較少,而且大多數是為人們所熟知的,甚至連傳感眼鏡這個技術就已經被谷歌部分實現了。這樣既使得作品有了科學性,又顯得通俗易懂,容易為讀者說接受,這是近期不可錯過的科幻小說!”——《中國青年報》大力推薦,認為林翰做到了科幻跟人文的統一!

一家又一家的報社,一個又一個的書評家站了出來,它已經不再只是科幻迷的心頭好,同時也被更為廣大的讀者群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