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瘋狂的玉璽(第2/2頁)

遊方有些疑惑:“那吳教授找我有什麽事?”

吳屏東站了起來:“不必總叫我吳教授,我年紀比你大很多,客氣的話叫一聲吳老就行。跟我來,給你看幾樣東西。”

走進書房,吳老打開電腦,調出了一系列圖片和英文資料,圖片中顯示的是一方田青玉印各個角度的照片。上方是雙龍扭雕,下方有陽刻直篆六字“八征耄念之寶”,刻字表面還有朱砂留下的痕跡,原來是一方乾隆皇帝曾用過的玉璽。

遊方皺了皺眉頭不解的問道:“吳老這是什麽意思,電腦上的圖片能夠人為加工的地方太多了,色潤和包漿也根本看不出來,您難道想要我鑒定這個嗎?這樣可不行,需要實物。”

吳老解釋道:“今天請你來可不是為了鑒定文物,這件東西也不需要你我鑒定,是想問你一件事。你上次提到了一種江湖手段‘盤內滾珠’,我是深有感觸,你還提到了上半年那場圓明園獸首拍賣會就是佳士得設局釣空子,而蔡銘超先生出手攪黃了拍賣,目的是為了破局,倒是解答了我先前的一些疑惑。”

聽到這裏遊方立即反應過來,忍不住插話道:“難道是有人要拍賣這方玉璽?”

吳屏東露出贊賞之色點了點頭:“就是下個月中旬,蘇富比倫敦拍賣行將要拍賣這方玉璽,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據我所知港澳有幾個大買家想出手拍回來,然後獻給國家文物部門。……聽說了這件事,我突然想起了近年的一系列事情,聯想到你那天說的話,覺得其中有蹊蹺。”

去年10月(注:兩人這番談話是在2009年10月末,此處的‘去年’是指2008年),蘇富比香港拍賣行在一次專場拍賣會上拍出了一枚清乾隆雙龍交扭“乾隆禦筆”白玉璽,神奇的創造了6338萬港元的天價,這是中國古代白玉器物的最高成交紀錄。據說這枚玉璽是英法聯軍當年搶走的,隨後各種爭議與討論不斷,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與轟動。

一般中國人都清楚,天子玉璽在古代象征著什麽?它肯定能激起人們極大的興趣。如果是設局的話,那這一局做的很成功,因為接下來短短的時間內,中國古代玉璽接二連三的在國際拍賣市場中出現,而且清一色全都清宮玉璽——

轉過年來的2009年4月,巴黎拍賣了一枚清乾隆“九洲清宴之寶”玉璽,被一位華人以1680萬人民幣買下。

不久前的2009年9月,紐約拍賣了一枚清乾隆田黃玉璽,據說以超過四千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而不久後的2009年11月中旬,又冒出來這枚清乾隆“八征耄念之寶”田青玉璽,將在蘇富比倫敦拍賣行拍賣。

吳老剛說到這裏,遊方插話提醒道:“您漏了一件,去年6月,一枚‘康熙禦筆之寶’蟠龍玉璽,在法國拍出了56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接近六千萬,突然創造了一個驚人的成交天價。那才是江湖術‘盤內滾珠局’中所謂的‘開棚興崗第一驚’。……‘門檻’安好了,然後到了去年10月,你剛才說的‘乾隆禦筆’白玉璽才推到香港的拍賣會上,賣出了6338萬港元,已經開始在釣空子了。接下來,是一枚又一枚輪番往外出,而且是一枚玉璽帶動一整場拍賣會,其他所有拍品都跟著借光,總成交額很大。”

吳老點頭道:“你一提我也有印象,這幾天只注意乾隆玉璽了。炒了青花又炒玉璽,佳士得與蘇富比輪番上陣。它們這種跨國藝術品經營巨頭,與西方大小博物館、私人收藏家、甚至各大財團世家的聯系千絲萬縷,幕後老板背景復雜的很,貓膩也非常多。”

遊方冷笑道:“反正就是這麽個花樣,看穿了也簡單。”

吳老卻搖頭道:“一點也不簡單啊,它牽涉到太多的東西了。你上次特意提到,蔡銘超攪黃圓明園獸首拍賣,目的是為破局。但蔡先生拍下東西卻拒絕付款,經濟、信譽、形象各方面的損失很大,這種辦法不可能再三使用。今天叫你來就是想問問,有沒有別的辦法能破局,就是攪了下月中旬這場拍賣?”

遊方愣住了,他萬沒想到,北京大學的一位考古學教授,想管倫敦拍賣會的閑事。在他的印象中,像大學裏教書的知識分子們,管閑事的辦法無非是寫寫文章感慨呼籲一番,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清談而已。而聽吳老意思,他老人家的打算不是動口清談而是真想動手,攪了倫敦蘇富比乾隆“八征耄念之寶”拍賣會這一局。就憑他們這一老一小,可能嗎?

見遊方半天不說話,只盯著電腦屏幕上的照片,吳老喟嘆一聲:“提這種問題,也確實為難你這個孩子。”言下之意沒辦法就算了,這種事情確實難度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