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療傷之法(第2/3頁)

不論劉黎在不在這列火車上,一切行動就按照老頭已經上了車處理。

上午十一點左右,從煙台開往西安的1130次普快列車停靠中原著名的旅遊城市洛陽,這一站上下車的客流量非常大。當準備下車的乘客們提著行李在靠近車門的走廊上排隊等候時,遊方仍然若無其事的在座位上閉目養神。等到列車靠站車門打開之後,人們擁擠著下車,而車門外的站台上也圍著不少人等待擠上車,遊方這才站了起來,左手低垂悄悄提著包,右手掏出香煙與打火機,裝出到車廂連接處抽煙的樣子,借著人流的掩護下車出了洛陽站。

遊方不是第一次來洛陽,想旅遊的話去處很多,拜佛可以去白馬寺,求仙可以去呂祖廟。但他此刻正在“逃亡”途中,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隱藏住那柄劍的“氣息”,假設劉黎已經追到了洛陽,至少在午飯之前不能讓老頭找到。去哪裏呢,念頭一轉想到了一個絕佳的地方,絕的不能再絕了!

……

邙山又稱北邙山,位於洛陽北郊的黃河南岸,山勢偉岸又兼洛水、伊水環繞,是自古宜葬的風水寶地。洛陽是中國著名的九朝古都,處於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地位斷斷續續綿延數千年,北邙山中的古代墓葬不可勝數,其中不乏皇陵與王侯大墓。

自古就有“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生居蘇杭,死葬北邙”的說法,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整片北邙山區就是一個層疊數千年巨大的墓葬群,也是歷朝歷代盜墓賊活動的“天堂”。由於山河地勢變遷加上人為的破壞,北邙山墓葬群損毀的情況很嚴重,出於加強保護的目的以及保存與展覽出土文物的需要,當地修建了一座古墓博物館,於一九八七年正式開放。

洛陽古墓博物館如今占地一百三十畝,展覽區分為地上與地下兩個部分,地上部分主要展示歷代出土的珍貴文物與古代墓葬制度介紹,地下部分是它的精華,離地表七米深處,通過甬道回廓相接,展示的是真正的古墓。

博物館首批發掘、搬遷、修復了二十二座從西漢到北宋典型的古代大墓,按年代不同分區排列,走在地下展區的甬道裏,等於在古墓群中穿行。吳屏東曾參與此博物館的早期修建,池木鐸曾在這個博物館工作過。吳屏東教授在講授《中國古代建築與葬制》這門課時,也不止一次的提到北邙山與洛陽古墓博物館,建議同學們有條件一定要去實地考察。

遊方一直沒有去過,此刻到了洛陽第一念就想起了它,因為吳老生前的建議,也因為逃亡的需要。掩蓋陰氣的辦法之一,可以用極盛的陽氣將之鎮住不得外散,但這個辦法很難持久,遊方僅憑自己的力量也辦不到,所以借助了火車上的人氣。但更好的辦法是尋找一處陰氣濃郁彌漫之地,將之完全淹沒其中,那才是真正的毫無痕跡!

一滴水匯入了江河,再上哪裏去找尋它的行跡?而在洛陽尋找一處陰氣濃郁,足夠淹沒那柄劍所發出的氣息、還能夠很方便出入之地,當然首選古墓博物館的地下展區。

出了火車站打車向北,告訴司機直接上機場路,路程大約有七公裏,古墓博物館在路的右邊,原先一個叫冢頭村的地方。很走運沒遇上大堵車,遊方在十五分鐘之內就趕到了,盡可能以最快的速度。

博物館門前的大道略顯荒涼,這天的遊客並不是很多,連兜售唐三彩、小棺材等紀念品的小販都有些懶洋洋的無精打采。遊方下了車買票進門,殿堂式的大廳中有一股似香非香、似臭非臭的奇怪氣息,類似於淡淡的土腥夾雜著銅銹味,飄散在淩亂的展台之間,若大的殿堂中明顯缺乏人氣,只有寥寥幾位工作人員坐在角落裏旁若無人的談笑聊天,給人的感覺十分怪異。

雖然是第一次來,但遊方可是一位風水高手,早就聽吳老介紹過這個博物館,在外面掃了一眼建築指示圖,就知道該怎麽走。地下墓葬群是個回形結構,四個角都有展示廳,廳中延伸入地下的甬道彼此連結,各座古代墓葬都分布在地下甬道的兩旁。

遊方沒有做任何停留,直奔一處甬道入口,順著長長的台階進入地下,來到最古老的兩漢墓葬群中。

……

一進這座博物館的展廳就有一絲涼意,哪怕是在炎熱的夏季也會莫名覺得涼颼颼的,倒不一定是因為氣溫低,這種感覺很難形容出來。等到走入地下古墓群中,如果原先身上有汗的也會變得膩膩的,仿佛是一層貼身的寒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形容的“陰氣”。

長長的地下甬道中燈光顯得很昏暗,裏面已有兩位遊客,是一對戀愛中的青年男女。跑到這麽滲人的地方來搞對象,看來那男的打算利用恐怖的環境既可顯示自己的陽剛氣概,同時也時刻準備在女孩害怕時占點小便宜,這與講鬼故事嚇得人往懷裏鉆的把戲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