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好大的破綻(第2/3頁)

故事到這裏就講完了,不用劉黎多解釋,遊方也能猜出內情——

墳洞裏躺的“死屍”的確就是劉黎本人裝扮,何遠之也成功拿到了東西,這與傳統江湖人試煉弟子膽量的手段沒什麽兩樣,但是老頭又玩了個新花樣,在後面加了一道門檻。待到何遠之一走,劉黎也迅速起身,施展身法溜出墳地,繞到來路上裝成剛剛趕來的樣子,一句話就把何遠之嚇的驚慌失措。

何遠之總能看穿劉黎的小把戲,經常讓老頭沒脾氣,以為這一次又和以前一樣。等到遭遇的情況出乎預料時,才發現自己並不是先前想象的那般鎮定、能夠從容應對,劉黎的考驗她當然沒通過。這老頭太“壞”了,但手段也的確高明。

聽完故事,遊方笑著問道:“那位何姑娘,後來怎樣了?”

劉黎:“自然不能繼承我當代地師的衣缽,她是從家裏溜出來胡鬧的,後來自然是回家了,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早已嫁人生子。……不要說她了,還是說你!小遊子,你笑什麽,難道以為自已足夠鎮定嗎?”

老頭問話時看著遊方,神情似笑非笑,讓遊方總覺得心裏沒底。他不明白老頭講這個故事的用意是什麽?難道自己有什麽地方做的不對,仔細回想今晚所發生的事,應對之間沒有什麽明顯的不妥呀,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將一切盡量處理到最好。

遊方疑惑的問道:“晚輩今天有何失措之處?請您老指點!”

劉黎終於繃不住了,嘿嘿笑出聲來,一指他的褲襠道:“你臨機決斷倒是幹凈利索,我很滿意,就是留了好大的破綻,這樣走出去一定很引人注目。”

遊方一低頭鬧了個大紅臉,神情好不尷尬。今天他謊稱要下車撒尿,引誘那兩名歹徒從背後動手,總得裝個樣子,將褲門上的拉鏈拉到底,然後就……遇襲動手了。當時來不及拉上倒情有可原,可是經過了這麽長時間處理了那麽多事情,自以為很鎮定、行事沒什麽破綻,不料卻忘了“大前門”一直開著呢。

天氣較熱他當然沒有穿襯褲,偏偏上衣的前擺又在樹叢中被劃碎了一塊,迎面可以直接看到敞開的拉鏈與裏面的內褲,真是好大的“破綻”。

遊方趕緊將拉鏈拉好,劉黎也笑夠了,這才用教訓的口吻道:“你真正的破綻不在褲子上,也不在今天,閑話說完該談正事了。你一定有很多話想問我,找個風景夜色好的地方慢慢聊吧,我也有很多話想問你。下山,去湖邊的清宴舫坐坐。”

……

頤和園萬壽山西麓湖邊,有一座巨石雕砌成的大舫船。中國古典園林中,經常可以看到從山岸邊探入湖中淩水而建的亭閣,從風水的角度有聚氣的作用,調和薈萃山水陰陽之氣,比如大明湖畔的小滄浪亭。但是改亭閣為舫船,風水局就變了,引導地氣處於一種動感的狀態,起到運轉陰陽之氣流轉的作用。皇家園林頤和園中修了這麽一種建築,看來萬壽山裏面也應該有名堂。

這座石舫建於乾隆年間,全長36米巨石雕成,後來英法聯軍焚毀了舫上的中式艙樓,光緒年間慈禧太後又下旨改建成西式艙樓,並取名清晏舫,而如今這裏成了頤和園著名的水上景觀。或流芳、或遺臭的人們已消失於歷史的烽煙中,無辜的船舫還靜靜佇立在水面上,精致典雅的工藝、秀麗壯美的外觀,供中外遊客們每日欣賞、點評、感嘆。

深夜裏,月光下,白日遊客的喧囂早已遠去,四下不見一個人影,只有巨大的舫船還停留在原地,仿佛隨時準備向湖中起航卻始終未動一步,只有靈覺才能感應到靈樞地氣在緩緩的流轉中綿綿不歇,它穿行的不是湖波而是歲月。

舫樓上坐著一老一小兩個人,劉黎出神望著水面在回憶往事:九十年前那是一個亂世,他在北平清華園蹭課,每天夜裏徒步趕到頤和園練功,歷代地師秘傳、最高深的心盤,就是在這座石舫上練成的,而今天帶著好不容易找到的傳人遊方,又回到了這裏。

見老頭良久不說話,遊方忍不住輕輕咳嗽一聲。劉黎將思緒從陳年往事中收回,淡淡一笑道:“你著急了嗎?不要急,慢慢聊,話不要說亂了。我先問你第一個問題——知道我是怎麽找到你的嗎,你的破綻在哪裏?”

遊方老老實實的回答:“我從青縣托運回北京的花瓶,等於告訴您老去哪裏找我。”

劉黎滿意的點了點頭:“嗯,不錯,當時也不是你不小心,因為你還不了解我。人們行事都難免有疏忽,但吃虧之後一定要清楚破綻在何處,吃一塹長一智不能稀裏糊塗。……我再問你,今天我只是擋住了向左狐,卻任由你身處險境,你是怎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