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江山入畫(第3/3頁)

然後遊方又求父親幫個忙——仿造同樣的一幅畫,但尺寸要縮小,卷起來之後可以方便的攜帶,甚至藏在袖子裏。董其昌這幅臨水觀山圖,雖然沒有完全露出真跡的面目,但從模仿者的筆意來看,也能感覺到原作“天真浩然”的神韻,神識中感應到的山水地氣與草木生機盎然清晰。

遊方要仿造這樣一幅畫,卻沒有多說用途,除了盡量保留原作的筆法神韻將之縮小之外,對作畫的材質有特殊的要求,越堅韌耐用越好,達到傳說中的刀劍不入水火不侵就最理想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莫四姑左思右想,在她的記憶中有一種特殊的絲綢,按秘法加工之後相當堅韌,也可以防水,但是不能直接用火燒。蘭晴則提了另一個建議,用現代高科技強力纖維材料,就是加工防彈衣的那一種,可以防水,一定程度上能防刀刺,也耐高溫,只是不能用太高溫度的火焰去燒,基本上可以達到遊方的要求。

遊祖銘綜合了兩者的建議,決定在絲綢上作畫,然後裝裱到強力纖維制成的卷軸上,卷起來只有二十公分長,攜帶很方便。遊祖銘自己暫時沒落筆,打算等女兒遊成元回來。在遊家,遊成元的畫功是最好的,這些年跟著池木鐸走遍大江南北,也見識過各種秀美與雄偉山川,落筆更能描摹出神韻來。

又過了一個多星期,材料都準備好了,池木鐸夫婦也回到白馬驛過春節,對遊方要加工這樣一幅奇特的畫非常好奇。遊成元揪著弟弟的耳朵問道:“你又在玩什麽花樣,怎麽想起來要弄這樣一件東西,全家人都跟著你忙乎?”

遊方打掉姐姐的手:“都嫁人了,還這麽毛手毛腳的,沒事總揪我耳朵幹什麽?”

池木鐸也在一旁笑道:“成成已經是大人了,個子比你還高,別一見面就揪人耳朵!……我也很好奇啊,成成,你究竟想幹什麽?”

遊方眨了眨眼睛解釋道:“我想做個旅行家,見識各地山川風景,帶著這樣一幅畫,收收靈氣,不行嗎?”

全家人都笑了,也沒與他計較,都忙了起來。遊成元看了那幅畫好幾天,這才正式動筆在絲綢上作畫,並不完全是縮小描摹,也算是另一種創作。需要畫完之後,才可以用秘法加工絲綢再去裝裱。

遊成元只作畫沒有題款,畫成之後說道:“成成,你想在上面加什麽題款?我的書法不太適合這幅畫的意境,要說字跡蒼勁,還是讓老爸來寫吧。”

遊祖銘則拍莫四姑的馬屁:“要講究字跡輕靈中不失厚重,古意中透著清新,還是你奶奶寫的好。……成成,你想在留白處題什麽,就讓你奶奶動筆。”

遊方:“用魏碑體,寫一篇‘尋巒訣’,奶奶,就請您動筆吧。”

莫四姑則給了孫子一巴掌:“一家人都幫著你忙,你自己幹嘛呀?就算字寫的不好,醜媳婦也得見公婆,這是你自己有用的東西,就自己寫。”

遊成元在一旁道:“奶奶這話我不愛聽,啥叫醜媳婦也得見公婆?我覺得成成的字也挺不錯的!……成成,你自己寫!”

遊方接過筆,半天沒落下,搖了搖頭道:“今天心境不對,難以一氣呵成,我休息一晚上,明天上午落筆。”

莫四姑:“就你小子花樣多,那就快去歇著吧!”

這個春節,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其樂融融,遊方要打造的這一幅奇特的畫,也給家人增添了很多樂趣。他要這件東西當然有用,是為將來行走各地山川“煉境”準備的,他要以神識凝煉山水靈樞於其中,通過“煉器”來輔助“煉境”,並打造出一件對自己很有用的器物,也是施展法術時的神識靈引。

遊方手中有秦漁,但這柄寶刃不能輕易出鞘,況且在很多同道交流印證的場合,也不能拔劍相向,他還需要別的東西——真正屬於地師的“法器”,原理類似神話傳說中的山河社稷圖。神話自然是離奇而誇張的,但其中的玄機對遊方這種人並非沒有啟發,況且他本人在西漢古墓中的壁畫前,還有過一段奇異的經歷。(注:詳見本書二十九章、神虎噬女魃)

至於能不能煉成,凝煉到什麽程度,就要看他的閱歷、心境、功力以及用的功夫了。

池木鐸夫婦還要上班,初五就得先走,臨行之前遊方求姐夫幫一個忙,哪裏的考古發掘現場發現了陰界土,千萬別忘了立刻通知他,並且詳細對姐夫解釋了陰界土是什麽東西:地下封存千年的青膏泥層內表面,自然形成的一層薄膜似的黑色膏狀物,哪怕重見天日之後很久仍然保持黑色。

白膏泥與青膏泥之間的變色現象,身為考古發掘專家的池木鐸當然遇見過,但從未聽過陰界土的說法,以前也沒有留意過。聽遊方這麽一說也很感興趣,連他自己都想研究了,當即點頭答應下來,並保證會對下屬的各個考古工作隊都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