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桑田寶地(第2/3頁)

看見村民院中喂雞的彩陶豆,遊成元回首一指村主任家的院墻道:“那個院子是三年前修的,當時他們家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那堵墻的玄機,後來文物販子來的多了,村裏人也明白過來,假如有誰進村沒在村長家墻根下蹲一會,他們都不愛搭理,認為不夠档次。”

遊方是哭笑不得,沒想到這一堵墻,陰差陽錯竟然成了考驗文物販子的眼力墻。這個只有一百多戶人家的小村子地處深山交通閉塞,居然有三家小賣鋪、兩家小飯館、還有一個農家院掛著招待所的牌子,看來這幾年有全國各地的文物販子蜂擁而至,每年營業額不小啊。

遊成元接著介紹,據池木鐸現場勘察,山中所有的盜掘痕跡,全部是當地村民自己下手幹的,一律野蠻開挖甚至直接用炸藥揭頂,破壞的非常徹底。一般的盜墓賊都不會這麽幹,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很有技術含量的盜掘,只取裏面的東西,對墓室結構以及剩余器物的破壞還不至於那麽嚴重。

當地村民不讓任何外人插手,一方面是為了保密,另一方面也是擔憂好東西被別人偷走了,就連來村裏收購東西的文物販子都不許進入那片山谷,只能在村裏挑選村民拿出來的東西。

遊方聞言卻有另外的推測,此村莊發現古墓群並大規模盜掘時間絕對很短,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在此之前,這裏的地下墓葬一直沉睡無人發現,與洛陽北邙山一帶自古以來的“盜墓天堂”情況完全不同。因為池木鐸在已經破壞的墓葬外側土層中,幾乎都發現了陰界土。

陰界土這種東西,不僅要有青膏泥層,而且要封存濃郁的陰氣隔絕千年以上才會成形。理論上挖出來之後仍然凝聚陰氣不散,那一層黑色的膜狀物不會消失,但也不是絕對的,暴露在空氣中,三、五年之後也會消散。

也就是說,兩千多年以來這裏的地下埋藏保存的很好,連盜墓賊的蹤跡都極少,因此今天才能見到這麽大的規模與分布範圍,近幾年卻突然遭到了一場浩劫。

說話間走過了那家“招待所”,院墻外另一側停著一輛滿是泥濘的越野車,四個車胎都被紮漏了癟在那裏。遊成元一眼看見就神色陡變,喝了一聲:“不好,到底出事了!難怪這村子裏的青壯年都不在,快,跟我去發掘現場!”

剛才還是不緊不慢的邊談話邊走,現在突然拔腳疾行,遊成元背著八十多斤重的洛陽鏟,出了村子在山間小道上健步如飛。遊方拎著大包緊緊跟隨道:“我一進村看見炊煙也覺得奇怪,太陽快落山了,卻沒有幾家生火做飯!……姐,究竟會出什麽事啊?”

遊成元:“我早就懷疑工作隊裏有內鬼,我們清理出來什麽東西,村子裏面全都一清二楚,前一陣子就是揀一揀盜墓剩下的零碎,還能相安無事,一旦發掘出來什麽值錢的古董,很可能就會出事!我提醒過你姐夫,這裏的村民刁的很,簡直是無法無天。

上個禮拜我們在這裏搶救發掘,就有村民敢在山谷另一頭放炮炸墓,把你姐夫氣壞了,報了好幾回警,鄉派出所也派民警來了,但是趕到地方根本沒抓著人。村民嫌你姐夫斷了他們的財路,暗中對考古工作隊懷恨在心,借機鬧事很有可能。

成成,待會到了地方,如果打起來,我就護著你姐夫,你不要太顯眼,混在人群中下暗手,擠在人堆裏專門踢腳脖子,動作小點別讓人發現,能放倒多少是多少,到時候也查不出來是誰傷的誰,我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也替你姐夫出一口氣。”

從村子出去向南走,地勢很特別,兩邊遠處是連綿的山峰,中間是一道地勢起伏較緩的山梁,山梁頂端很平很寬,兩側緩緩向下延伸,以地勢推斷,左右往下走到谷底肯定有澗流,路上偶爾也能聽見水聲。

周圍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桑樹林,這片範圍很大的桑樹可能是古代人所種植,歷年落種新發布滿山間,但如今早已成為野外荒林,桑樹間雜灌野棘叢生幾乎無法落腳,但林間沿著山梁頂端有一條明顯被人踩出來的路,勉強可以通行手扶拖拉機或驢車。

走了大約一裏多遠,面前豁然開朗,遊方不由自主仰面深吸一口氣,因為此處滋養生機的靈氣匯聚,異常之精純,心神為之一振。遠遠望去,遊方想起了一篇古文《桃花源記》,這裏簡直太像一個世外桃源!

出了桑林,山梁頂端平鋪而開形成一大片平坦的谷底,在三面滿是翠竹郁郁蔥蔥的群山環抱中,有接近兩裏的方圓,也就是說,在此深山之中,有近千畝可開墾的土地,遊方看了看腳下的土質,都是適於耕作的熟地良田。

這是一片天成的風水寶地呀!在遠古時非常適合形成地方貴族世系發跡的祖源地,也非常適合在亂世中歸隱自保,千年生息綿延不絕。然而如今開墾出的田地還不到這片谷地一半的面積,周圍都是野樹雜林,耕田裏的早春青苗也是稀稀落落,栽種的很是漫不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