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著火了(第3/4頁)

就在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不好了,村子裏著火啦!”擡眼看去,費居村方向的上空,升起了一道濃煙。

包括費米在內,所有人都臉色大變,二話不說發了瘋似地就往村子裏跑,頃刻間就走的一幹二凈。常書欣終於感覺身子能動了,遊成元將手槍還給他道:“警官,你辛苦了!”

常書欣已經出了一身冷汗,小心翼翼的將配槍收好,回頭問池木鐸道:“池所長,你要告小春誹謗嗎?”身為警察當然有法律常識,誹謗一般是自訴案件,就是俗話說的民不告官不究,想打官司得自己去法院起訴。

池木鐸上前把臂握住了遊成元的一只手,沉著臉搖了搖頭。其他幾位考古隊員都擡頭望著遠處的濃煙,面帶疑惑之色,費居村怎麽恰好在這個時候著火?

“轟隆”,遠處突然傳來隱約的悶響,常書欣變色道:“是炸藥!”

池木鐸點頭道:“是炸藥的聲音,你不是接到報警來查案的嗎?案子也不難查,盜墓賊使用了炸藥,這裏既不開礦又不修水庫,哪來的這種管制物品?誰家私藏炸藥就是線索。”

說話間接連又聽見兩聲悶響,還是炸藥發出的聲音,常書欣道:“我得去看看,建議你們也離開這裏暫時住到鎮上去。”

池木鐸斷然搖頭:“不行,這裏的三座古墓剛剛被炸開,有一些沒毀掉的文物還沒來得及被盜走,我要連夜清理搶救。”說完話回身望著山坡中間的那個大坑,地下就是被炸壞穹頂壁畫的漢墓,神情就似要哭出來,剛才被人誹謗時也沒見他這麽委屈,又自言自語道——

“這裏被盜的墓葬已經有近百座,從地表能觀察到的任何可能特征和探測結果來看,這一帶已經沒有大墓幸存,能盜的都已經被盜了,這恐怕是最後一座大墓。如果還有的話,我希望還有,更希望它們現在不要被找到。

這本來可以是南楚考古史上重大的發現,填補楚文化史料的空白,考證東周至兩漢時期珠江流域的歷史、它與黃河、長江流域文明的關系與差異,這方面的信史記載非常少。可惜我清理到現在,連確定墓葬主人世系身份的東西都沒找到,最有文化價值的東西,不是被盜走了就是被損毀了。

文物的價值不能拿市場價格來衡量,如果失去了文化考證來源與繼承者,那種所謂的古董,就像沒有生命的枯葉、山野中的亂石,失去了它最根本的價值。沒有這種價值做依托,世界上沒有一件古董是值錢的。有人不清楚正是有悠久的文明傳承,他們才能盜得有價值的古物,更不知道自己在破壞什麽!”

遊成元默默握著丈夫的手,心疼的看著他一言不發。

……

著火的地方是費居村村委會,是村口處一棟獨立的建築,上下兩層樓有十個房間,分別是辦公室、資料室和倉庫,當時裏面沒有一個人,大門與院門都鎖的緊緊的。

這火著的十分離奇,突然就冒起了濃煙,沒過幾秒鐘就傳出一聲悶響,小樓崩塌了半邊,村子裏留守的人全被驚動,卻誰也不敢去救火,反而扶老攜幼都躲得遠遠的,因為他們聽見了爆炸的聲音。

村委會的倉庫裏有炸藥?假如有很多的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村委會裏真有炸藥,而且是分好幾次爆炸的,將小樓徹底炸塌成一片瓦礫,三面院墻也被炸塌了兩邊。十幾米外離的最近的房子只是震碎了幾塊玻璃,村子裏沒有遭到其他的破壞——這是全體村民唯一感到最慶幸的地方。

當時全村的青壯還在山谷裏往回趕,不清楚具體情況。村委會倉庫裏堆了不少炸藥,如果一起爆炸的話威力驚人,離得近的房子恐怕都會被震壞,全村的窗玻璃也別想留下幾扇。沒有人清楚一件事:這些炸藥被人分開了,在樓下不同的地方漸次引爆,威力減弱了不少。

山谷中的村民看見濃煙為什麽會跑的那麽快?因為他們很多人家裏都藏有炸藥!就算自家沒有,也知道鄰居家有,一旦著火可不堪設想,村裏留下的可都是老弱婦孺啊!穿過整片山谷有近兩裏地,穿過桑林間的小道還有一裏多地,等他們趕回去的時候,村委會早就炸沒了。

火災中炸毀的村委會,只留下了緊鎖的院門與連著院門的一堵殘墻,在墻上卻有八個鮮血淋漓的大字——毀吾陰居,平爾陽宅!

這幾個字是漢隸體,也不知是用誰的鮮血寫成,更特別的是,它不是寫在院墻外,而是寫在大門緊鎖的院墻內!在火災發生前,誰也沒看見有什麽人出現在村委會院中,火災發生後,更沒看見有什麽人跑出來。

當然了,在那種混亂的情況下,也沒人注意到村子裏還丟了幾只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