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發財了(第3/3頁)

張流冰連忙長揖行禮:“蘭德先生何出此言?臨來之前,家父一再叮囑流冰要恭謹受教!”

遊方也不多廢話,一擺手道:“那好,你將攢簇晶樹給我,然後退到一旁展開神識,只需感應,切記不可有絲毫的擾動相抗!”

張流冰將晶樹遞給遊方,退到林邊小心翼翼展開神識,接著就感應到遊方發動了靈樞大陣。此陣法是提前布下的,用了九枚晶石做為周邊的陣樞,而遊方將晶樹放在身前席地而坐,就是發動陣法的中樞。

遊方原先用來布靈樞大陣的九枚晶石中,像雄黃石之類最合適的已經配不齊了,好在手頭晶石多,找來幾枚可以替用的,雖然沒有原先的效果好,但為了演示是足夠了。

靈樞大陣運轉,其實就是周圍的地氣靈樞隨著遊方的神識運轉,無非借助陣法控制的範圍更廣、神識感應的更加精微、擾動的威力也更強大。這一手功夫,張流冰的父親張璽當然也會,演示起來比遊方只強不弱,假如僅僅是這樣,遊方根本不必叫張流冰特意來一趟。

接下來的一幕卻讓張流冰吃了一驚,因為遊方與那株攢簇晶樹“消失”了,雖然就在眼前,但神識卻仿佛感應不到。也不能說完全消失了,痕跡還是有的,遊方立身為靈樞,以神識激應晶樹,與山川地氣幾乎完全融為一體,假如不去擾動運轉,神識感應是一體的。

遊方也沒有再主動運轉地氣,靈樞大陣發動之後,就處於一種自然的運轉狀態,清晰的呈現出天地之間晝夜四時悄然流轉的生機,然後開口講解道——

“你眼前所見、神識所感,是我迄今為止所悟滋養形神最妙之法。靈樞大陣是風門顯學,幾乎各派都會,巧妙不同而已。至於這枚攢簇晶樹,激應此秘訣最為合用,其心法要義在於綿綿若存……

你的功力尚可,但境界未足,不能完全做到我這樣。習練之時,控制的範圍不必太大,首要在於感應入微,方可與天地相容滋養形神。至於感應精微的習練,據說李豐師兄曾指點過你,而你沒有令他失望,今日果然掌握了神識,所以我才能向你展示這些。

此秘術不僅可滋養自身之形神,而且立身為靈樞,還可惠及他人,比如為你身邊心愛的女子滋養形容,卻在不知不覺中,就像古人的一首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等你有了移轉靈樞境界,自會明白其中妙趣。”

這可是遊方的獨門絕活,展示與講解秘術的最後,他還不忘開幾句輕松的玩笑。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劉黎可沒有教他這一手,而是他在建木發掘現場因機緣巧合,自己悟出來的。

秘法修煉境界類似可以互相借鑒,但個人習練的巧妙與獨特的感悟不同,非師徒或父子之間不會輕易盡言。張璽在滋養形神方面可能另有妙法教兒子,但他未必會這一手,因為他未必有與遊方一樣的難遇機緣。

遊方今天是真不藏私啊!這一手秘術對誰都沒壞處,既然將攢簇晶樹送給了張流冰,索性人情送徹底。再說了,張家父子也沒虧待他呀,那一百五十萬雖說是還情,但若人家沒給,遊方還能說什麽嗎?做人嘛,就得想明白,走江湖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點。

張流冰很吃驚而且感激不已,連句客氣話都不知道該怎麽說。遊方卻沒給他多說話的機會,已經站起身來將晶樹還給他道:“你莫要多言,接下來觀我練劍,主要看我的身法如何與地氣運轉相合。聽李豐前輩介紹,你也擅長此道。這一次,我只演示不講解,能有何收獲全在你自己,看仔細了!”

然後遊方收起靈樞大陣,又用七枚鎢光石布下星辰璇璣陣,在星月之光下開始舞劍。遊方的劍法自然是沒的說,別說張璽,就算尋巒派第一高手包旻,在這一方面也趕不上他。此番舞劍也似劍舞,劍意酣處,竟似與天上灑落的月光纏綿合韻。

張流冰看的是目眩神馳,神識展開唯恐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他並不清楚,除了今晚,齊箬雪夜夜在這裏觀遊方練劍,看的是如癡如醉。

劍法、身法與地氣相合之法演練完畢,遊方果然只是展示而未作任何講解,收起劍又朝張流冰道:“我練劍已畢,有何感悟,你回去後自行印證,現在,將李豐前輩留的那幅畫拿出來吧。”

張流冰趕緊將背在身後的畫筒取下打開,取出那幅畫恭恭敬敬遞了過去。遊方擺手道:“不必給我,你站在那裏展開,請問此畫有何玄機?”

張流冰答道:“看似當代之作,卻隱藏一幅黃公望真跡於其中,暗合‘尋巒’真意。”

遊方點頭道:“不錯,接下來的話是李豐師兄托我轉述,講解的是煉境之道,正合你此時掌控神識之後習練,聽好了——你是尋巒弟子,自有秘法傳承,本不必老夫多事,但此煉境之道與尋巒訣妙意相通,你或可有所證悟。……張流冰,注意我手中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