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攜你入境(第3/4頁)

謝小仙:“你可不可以不走,我有點怕。”

遊方:“堂堂公安局長,你怕什麽?”

謝小仙:“我怕做噩夢。”

遊方:“我不走,我就在外面。”說著話他輕輕分開謝小仙的雙手。

她卻在他的手心放了一串鑰匙,弱弱的說了一句:“這是我這邊的鑰匙,你幫我拿著。”

遊方想了想,點頭道:“好吧,我幫你拿一套備用的,有空的話,還可以幫你收拾收拾屋子,有什麽事也方便。你看看這裏,已經五、六天沒收拾了吧?桌子上都落灰了,你出院前我想幫著打掃來著,可惜忘了問你要鑰匙。”

……

等謝小仙恢復清醒可以平靜的回味,不論她能理解多少,遊方這麽做,等於刻意在疏遠兩人之間的某一種關系,但從另一個角度,他們的情感世界似乎離得更近了。

聰明如小遊子,也不知道這麽做的結果,他已經沒有退路的選擇了坦白,確定謝小仙絕對不會傷害他才決定這樣做,至於其他的,聽天由命吧,還能怎麽樣?

……

重慶被稱為山城,據說是中國城區面積分布最大的城市,也確實很難找到地勢與地氣變化如此復雜的一座城市。它的城區內以及周邊一帶山川,幾乎是各種風水格局薈萃之地,從極宏偉到極細微,從極險惡到極美妙,從陰森匯聚到陽和燦爛,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到歷代人工遺跡,方圓數百裏之內幾乎應有盡有,難怪地師劉黎會把老窩安在這裏。

就算沒有別的原因,遊方行走天下山川煉境,也遲早要到這裏來。

重慶處於四川盆地的東部邊緣。川中平原沃野千裏,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地氣生機攏聚利於涵養生元,在沒有戰亂的和平年代,也是人口繁衍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長江穿重慶而過,是一條帶動風水靈樞運轉的大動脈,向東方截斷巫山而出,形成了瑰麗雄峻的三峽。

三峽是四川盆地龐然地氣的一個宣泄口,也是川中涵養生元之氣的發散地,從局部來看,有些地方的風水極為險惡,但從整體來看,正是由於三峽的宣泄與發散,使盆地攏聚的生機不僵不滯處於靈動之中。看似不是完美無缺,卻是動靜之間的沖突與相容。

假如沒有這條長江、沒有沖開缺口的三峽,川中平原的地氣將會顯得呆板凝滯,不復天府之國。

長江經過三峽的落差很大,水勢回旋緩急變化不定,沖入兩湖境內形成洞庭湖水系。洞庭湖水系是長江奔騰出巫山、帶動地氣靈樞宣泄急沖之後,第一個天然的容納收束之地,安撫這條沛然怒流重新變的溫順含情。過了洞庭湖進入長江中下遊平原,便是自古以來的魚米桑蠶之鄉。

從川中盆地到洞庭湖水系,從風水學“山河大地盤”來看,形容其大格局就是人人皆知的一個成語——來龍去脈。

洞庭湖水系容納收束長江這條來龍的宣泄急沖,當天時之變超出了它天然的容納收束之力,下遊便會遭受水患。所以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魚米之鄉,也是自古水患頻繁之地,老百姓幾乎都見怪不怪了,凡風水佳局大多有利有弊。

千年以來,特別是近數百年來,由於人煙分布日漸稠密,人為地不斷蠶食,不僅天然的巨型水庫古雲夢澤早已消失,洞庭湖以及下遊的鄱陽湖水系也不斷消退,容納收束長江地氣宣泄急沖的能力越來越弱,長江中下遊的水患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頻繁。

如今在上遊前後修建了葛洲壩與三峽水庫,特別是三峽水庫從風水角度也能起到緩解與容納地氣靈樞運轉宣泄急沖的作用,是一種人工的改善與彌補。這麽做確實非常有必要,但另一方面,天然的風水格局動靜之間的沖突與平衡,也要注重保護不能破敗,不要增加人工改善的難度與弊端、減弱人工彌補的效用,這一點更重要,且不是一代人的責任。

凡是水利從不孤存,也要融入到整個環境的風水局中,古時在川中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就算以今人的眼光看,也是風水巨匠。

當然了,這種宏觀上的風水大地盤,無論什麽樣的高手也不可能展開神識完全包容,從衛星地圖上雖可見其概貌,卻不能直接感應其生機靈動。遊方需要走過天下山川將之煉入胸襟,這胸襟閱歷有多寬廣,袖中畫卷的意境就有多深遠。

尋巒玉箴中的見知靈引雖然被抹去,但是遊方並不知道,他因獨特機緣自悟的煉境之法,竟與尋巒派祖師賴布衣留在玉箴中的秘傳真意暗合。尋巒玉箴中的見知靈引是什麽?其實就是風水大俠賴文俊行走天下山川所感悟的靈性見知。

只不過賴布衣的手段比此時的遊方高明多了,根本不需要袖攜有形畫卷為煉境之輔。他的秘法修為已達到“神念合形”的境界,走遍千山萬水之後,直接以神念將胸襟所閱天下山川的見知感悟凝煉於一枚玉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