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玉翀閣主(第2/3頁)

遊方愣了愣,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很惋惜的嘆了口氣道:“她終於回來了,因為吳老嗎?”

謝小仙:“是因為吳老,也因為別的事。吳老失蹤已經一年多了,雖然沒有宣布死亡,但大家都認為他回不來了,還有,他上次協助公安機關破獲杜秀才團夥一案,事跡已經公開。部裏發給他榮譽獎章還有獎金,這只是一種形式,更重要的,不能讓他就這麽默默無聞的走。

吳老的親人只有在美國的女兒,卻聯系不上,於是就聯系了他的前妻薛奇男。薛奇男前一陣子在整理吳老的遺物,主要是整理他留下的學術文獻、未及發表的研究成果、這些年來收集的各種考古資料,然後交給校方,他們本來就是在學術上志同道合的夫妻,可惜後來分開了。”

遊方沉默了幾秒鐘,又問道:“這位薛——薛阿姨,現在在北京嗎?”

謝小仙:“就在北京,已經來了有一段時間了,因為吳教授失蹤已正式立案,協查通報發到我這裏,我特意打聽到的具體消息。薛奇男要見你,好像吳教授對她提起過你很多次,還有一批遺物要送給你,吳老以前交代的。她前幾天倒是找你了,可惜聯系不上,想讓警方協助問一聲,結果就問到我這裏來了,也幸虧是問到我這裏來了。”

這一瞬間,遊方忽然有想流淚的沖動,強忍住,盡量平靜的說道:“這樣的話,那我這幾天就去北京見她。”

謝小仙:“這倒不必,你在重慶等著就行,薛奇男是四川宜賓趙場鎮人,她在北京辦完事還要回家鄉一趟,會路過重慶。後天下午到達重慶機場,她已經知道你在重慶,吳老留給你的遺物也帶來了,是兩個人,還有她的外孫女,叫吳玉翀。”

玉翀?聽見謝小仙的話,遊方腦海裏就冒出了這兩個字。因為他知道薛奇男不僅在美國從事考古文化研究,而且還開了一家古董商行名叫玉翀閣。沈慎一兒子叫沈四寶,在杭州開了一家四寶齋,薛奇男在紐約開了一家玉翀閣,卻給外孫女起名吳玉翀,看來都是希望後代能繼承事業的用意。

“吳老的外孫女,怎麽也姓吳呢?”遊方在電話裏問道。

謝小仙:“吳老的外孫女有四分之一的白人血統,她父親是個老外,歐洲人和亞洲人混血,聽說已經去世了,母親也不管她,只在世界各地旅遊探險,她是在外婆身邊長大的,中文名隨母姓。早知道你好八卦,我還特意打聽了一下,才了解的這些。”

遊方:“你也夠八卦的。”

薛奇男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古董商與藝術品經營者,在古文化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也是相當高的,還是“保護和恢復文化遺產國際研究中心(ICCROM)”的成員,該機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常設顧問,她本人也是世界遺產委員會的顧問。

吳屏東與薛奇男這一對夫妻,若論專業素養、教學水平、為人操守,吳老是沒得話說,薛奇男恐怕趕不上他。但若論國際知名度、所謂的學術成就、事業經營上的成功,薛奇男遠遠比吳屏東更為出色。

原因說起來也許比較荒誕,真論古文化考證的專業水準,中國這方面的學者整體上是遠遠超過西方的,不論是嚴謹程度、專業素養、還是各方面的經驗以及考證思路。很多人大概並不了解這一情況,因為國內此專業的積澱確實深厚無比,學術要求也格外嚴格。

西方很多古文化考證,很多時候都是在神話傳說中找遺址附會,而國內的古文化考證,不僅需要信史印證,還需要有其他歷史文獻記錄交叉側證、同時代歷史實物比對輔證、歷史地層確認等幾方面證據,最後才會形成考證結果,否則只能是存疑推論。

歐洲人根據荷馬史詩描述的古希臘神話故事,偶爾挖出了兩處遺址,不僅年代差了好幾個世紀,規模也大相徑庭,在沒有其他史料側證的情況下,就“找到”了阿伽門農迷宮和特洛伊城,還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認可,成為追溯歐洲文明的源頭。

這種事情在國內考古學界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國際上對於東西方文明史的判斷標準也是完全相反的態度。近代中國雖然一度衰落,但在人類文明史上無可比擬的輝煌是絲毫沒有必要謙虛的,也不需要懇求他人的認可自己才敢認可,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前不久河南發現了曹操墓,史料印證、相關考古發掘比對輔證、實物文字記錄以及埋藏地層確證,歷時幾年從幾個方面得出了結論。從考古學專業角度,這就是確定的結論,因為我們不可能穿越歷史到那個年代實地去看,除非有明確的反證,否則這就是考古學結論。

假如這樣的發現出現在歐洲,定將是一個轟動世界學術界的大事件!但是出現在當代中國,卻引發了一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