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無字碑銘(第2/4頁)

聯合國本身是一個非盈利機構,經費來自各會員國繳納的會費。而教科文組織的所屬的世界遺產委員會重要的經費來源是其設立的“世界遺產基金”,其款項除了締約國繳納的費用,募捐所得之外,就是教科文組織的各種活動收入。

薛奇男本人還給這個基金捐獻過一筆巨資,後來才成為世界遺產委員會的顧問,當然了,這個身份與她在古文化考證界的學術地位相得益彰,也給她的藝術收藏品生意帶來很大的好處。

也就是說,成立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目的是保護世界遺產,但是聯合國也變不出一分錢來保護誰家的遺產,羊毛到底還是出在羊身上。

如果以申遺為標準運作這樣的旅遊項目,目的只是為了一張廣告名片,那就要計算投入是否值得?不論成功或者失敗,對此民俗文化的開發、保護、發揚是否有真正的有益處?

令遊方感到些許驚訝的是,薛奇男竟然一字不改的引用了吳老的一段話——

遺產之所以有魅力,是因為文明積澱留下的精華,它的價值,就在於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享受與收獲、怎樣的思考與啟發。它是有生命力的,也是需要保護的。通過某種形式去肯定它是一種引起重視的手段,但不論有沒有這種手段,其本質還在於我們自己是否重視。

對方最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是——依薛先生看,哪吒工程真要進行“申遺”的話,有幾成把握?

薛奇男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笑著反問:“封神榜加西遊記,有多少位神仙?”

對方卻一定要追問到底,薛奇男只能說自己也回答不了,打了個岔又談起了起另一個話題。哪吒這個神話人物,目前其影響恐怕只再在華人圈中,而其民俗文化是宜賓人的精神財富,首先自己要知道該怎麽去享受其價值。

如果想要它有更廣泛的影響力,實際上需要的是它真正具備強勢文化吸引力,這是一個很復雜的背景,不僅僅在於“哪吒”,更在於宜賓自身,引申到更大的國家範圍也是一樣的。就“哪吒文化”自身而言,首先是如何發掘其真正的價值,然後再談推廣的手段。

車軲轆話說了半天,對方還要追問,薛奇男實在沒轍了,於是半開玩笑的說道:“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也就是古地‘真源’所在,老子李耳的家鄉,有太清宮、老君台遺跡,這些年搞了‘老子故裏’項目,也曾有過‘申遺’的想法,但目前申請正式上報的可能性不大,國內這樣的項目也比較多,諸位認為哪吒比太上老君如何?”

席上的人都笑了,沒有再繼續追問,對方已經問了想問的問題,有自己想做的事情,酒桌上的氣氛還是要注意的,薛奇男先生也是要結交的。

還有一個小插曲很有意思,眾人聽了遊方稱呼薛奇男為先生,有人不太明白,又有楊誠彬這種明白人小聲解釋,於是大家都稱呼她為薛先生。

說完哪吒工程,酒桌上又聊起了家鄉的建設來,有人委婉的問起薛奇男這位國際文化產業經營者,是否有在家鄉投資的意向?借著哪吒工程的東風,這裏有很多投資的機會。

薛奇男只是很有禮貌的微笑,不置可否。

酒桌上說話當然免不了勸酒,一開始還很客氣,喝了幾杯之後對方就端起杯子勸開了。宜賓也是中國著名的酒城,自古盛產美酒,號稱酒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白酒是這裏的支柱產業。客人來了,假如沒有喝好五糧液,那就是沒招待好也顯得不夠給面子。

遊方怕薛奇男喝多了對身體不好,擋了很多圈酒。吳玉翀仗著年紀小又是薛奇男的外孫女,說什麽話大家都不能跟她計較,撅著嘴嬌滴滴的喊那個一聲姐姐,叫這個一聲叔叔,竟然在酒桌上起哄,煽動對方拼起酒來。

這丫頭純粹是故意的,也許是第一次經歷國內的這種“酒桌文化”,很好奇,看見遊方已經擋下了奶奶的酒,而誰也不能灌她,於是想看看這些人究竟能喝到什麽程度?還帶著冷眼旁觀的笑容。

這一喝就有點刹不住閘了,在酒桌上遊方也不好說她什麽,無奈之下只得放開酒量,差點把對方接待官員全部放倒。事後當地官員因為這件小事,居然還對薛奇男更添了一份“敬意”,這位國際知名專家挺懂國情的,來到宜賓帶著酒量如此高超的一位隨從,顯然是早有準備。

吃完飯從酒店出來,就連沈四寶等人都喝的有點暈乎,吳玉翀悄悄拉著遊方的袖子說了一句:“你酒量真好,我沒想到!”

遊方輕聲的指責道:“你在酒桌上純粹是想把人都灌倒,何必呢?你沒有那個喝酒的感情,心中也沒感染到那種氣氛,就不要那樣!”

吳玉翀做了一個鬼臉:“遊方哥哥既然不喜歡,我下次就不這樣,害你喝了很多酒是麽?其實我就想看看他們究竟能喝多少,酒都是他們自己喝的,這你可不能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