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量天尺(第2/3頁)

這一支量天尺非常小,就像一個模型小樣,實際運用中最大的量天尺有十幾丈長,不可能拿在手中,通常是以雕石所砌,安置在古代天文觀像台下的正前方。

這把量天尺是風門各派之祖楊筠松之物,楊公有這件東西也不算太令人意外,他曾位居金紫光祿大夫、監掌司天台國師。這把量天尺有可能是楊公從大唐司天台中帶出來的,也有可能是他自己親手打造的,後來就做為歷代地師傳承的信物,如今已傳到劉黎手中。

這把尺和一般的量天尺還不太一樣,翻過來,背面有尋巒圖、定山圖、形法圖、明堂圖、砂穴圖、垣局圖、天機陣樞圖、鳳閣龍樓圖、疊障撼龍圖、無沖化煞圖、三元三才圖、八宅合抱圖、九星九峰圖等等圖譜。

區區一尺長、一寸八分寬的尺面,竟能容納這麽多圖景,仔細看既不像鏤刻也不像浮雕,而是鑄造的紋路自然呈現出精妙無比的微觀圖景,分明是人工器物,卻如鬼斧神工天成,真不知道當年是怎麽打造出來的!

這也是一件非常厲害的法器,但遊方用神識激引卻差點站不穩,此物所蘊含的靈性實在太過深奧玄妙,就算以遊方如今的修為境界,明知它的威力極大卻根本無法控制和運用,只能拿在手裏做個象征性的擺設,還得小心翼翼的。

“楊公量天尺!”一旁的消砂派掌門蒼霄忍不住發出一聲壓抑的驚呼。他沒見過量天尺,但是消砂派歷代傳承的典籍中卻有此物的圖樣,親眼見到且神識中感受到此物所蘊含的靈樞之氣,當即就確定是什麽東西了。

遊方並不清楚這把尺的來歷,劉黎也從來沒告訴過他,神識掃過只知此物大有講究,聽皓東真人的語氣也猜到是師父交給他的,剛剛定住心神雙手捧起,就聽見了蒼霄那一聲驚呼,然後只見剛剛站起身來的九星派眾人又全部單膝點地半跪行禮。

不僅是九星派弟子,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向影華也全是一個姿勢,單膝點地半跪低首,全然不顧細雨中的泥濘。他們可不是在拜遊方,也不是在拜這把量天尺如今的執掌者劉黎,而是在向風門各派之祖楊公行禮。

地師秘傳信物,劉黎不可能輕易拿出來示人,它雖然是一件相當厲害的法器,但一般的神念高手恐怕都無法動用,假如想與人動手鬥法有的是器物可選擇,這麽珍貴的東西可不是拿出來妄用的。在場眾人沒有一個曾見過量天尺,但有好幾位一眼就認出來了,就算認不出來的聽見蒼霄那一聲驚呼也馬上想到了。

小遊子精明異常,見此場景立刻就明白了此物的含義,心中猜測的是八九不離十,莫名覺得雙肩一沉,心中暗道:“師父啊師父,您可真有一手,托皓東真人將地氣宗師信物交到我手裏,想試試我能不能鎮住場面嗎?可惜呀,你徒弟年紀還輕了點,修為也低了點,還不能正式把它接過來啊。”

想到這裏他的反應很快,大家都跪著他也沒站著,雙手將楊公量天尺高舉過頭頂,也對著眾人單膝跪地低首行禮,然後站了起來,大家也都跟隨他站了起來,算是化解了場面上的尷尬。

眾人尊重的是物,並不一定就是手持器物的那個人,假如是一位無德無行無恩無義無才無威之徒,就算在腦門上刻著地氣宗師四個大字也沒人能理會,徒然招人恥笑而已。傳承自有它的真正精髓內涵,並非只是一個表面的稱號,否則劉黎這麽多年也不會難以尋找傳人。

劉黎讓皓東真人說的話,意思很明顯,就是托梅蘭德在這個場合代表他的身份行事。

今天把量天尺送來,就是在試小遊子能不能鎮住場面,假如他不說是交給梅蘭德,而是讓在場眾人推選一人暫時執掌楊公信物主持局面,恐怕也沒別人能接得過去,也就是遊方能拿了,眾望所推就是眾望所歸。

楊公量天尺穩穩拿在手,回頭看,遊方剛才接過九宮飛星盤已是順理成章。

……

風景如畫的青山湖發生了一起交通意外。從各地來的十余名遊客,自駕一輛中巴到山中遊玩,不慎摔入深谷並引發一場大火全部遇難。這次九星派中折損的人有很多都是在當地有頭有臉的知名人士,假如無聲無息的不知去向,很多後續事情不好處理,只得如此安排了。

臥牛派弟子姜天寒與形法派弟子葉幽之的屍首被秘密收殮帶回了杭州,柳絲等三位遇難堂主的遺體也另行收殮火化。

除此之外青山湖還發生了另一起“案件”,從日本來的一個旅行團莫明其妙的全部失蹤了,行李還留在賓館房間裏,但所有人員都不知去向。兩天之後賓館報警,警方查了很久都毫無線索,本以為此案會鬧的沸沸揚揚,後來卻無聲無息,不知是不了了之還是仍在秘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