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小試鋒芒(第3/3頁)

牽弓派第一次派出的兩名弟子被張仁和的手下抓住了,張仁和現身賠禮道歉,不僅毫發未傷而且客客氣氣的把人放了,親自送到三百裏外。

牽弓派吃了一驚啊,第二次又派了一名內堂執事帶了四名弟子總共五個人趕去廣西,結果和上次一樣,人又讓張仁和的手下抓住了,五花大綁被人拿槍頂住了腦袋。張仁和聞訊特意趕來親手松綁,擺酒謝罪,又將這五人送到三百裏外,並說自己早已被逐出門墻,如今做的事與牽弓派再無關系,但仍然尊重門中長輩。

牽弓派的人怎麽這麽膿包呢?其實也怪不得他們,秘法並非萬能,比如遊方,就算未習秘法,以如今的劍術碰上一般的秘法高手,心念堅決想拼命或者想逃跑的話也不一定會輸。以向影華的修為境界,在芙蓉谷憐心橋也曾遇險,對方的武器是步槍。

秘法修煉到移轉靈樞之上的境界已是難上加難,但還是血肉之軀,其主旨是可借天地靈樞滋養形神,並非是為了和人打架練的。張仁和的秘法境界如何並不清楚,但他的功夫是相當的厲害,還有一批身手不俗的手下,而且都是善於利用地形和熟練操作槍支的亡命徒。假如被這批人包了餃子,就算是遊方也夠嗆啊。

第二批人回到牽弓派以後,引起了相當大的震動,掌門王勛捷特意招集內外兩堂聚會商議怎麽處置?有一派觀點認為,既然張仁和早已被逐出門墻,所做所為確實和牽弓派沒有什麽關系了,牽弓派也不是警察局,有些事未必一定要管。而如今他們已經盡力,張仁和並未得罪牽弓派,抓住人之後毫發無傷客客氣氣的送回來,還能怎麽樣?

還有一派觀點則認為如今已經騎虎難下了,假如不知情,可能也沒什麽,但接連派了兩撥人去,都灰頭土臉的被人打發回來,牽弓派顏面何在?必須再派高手去,至少教訓教訓張仁和,讓他知錯悔改,也算盡了牽弓派的責任。

結果第三次又派人去了,這回只有三個人,但都是高手,為首的就是執戒長老肖墨。具體的過程肖墨沒好意思對遊方細講,總之張仁和料到了牽弓派會有這一出,事先有防備。他親自率領所有精銳手下設局埋伏,發生了一場激戰,牽弓派有一人受傷,張仁和的手下也有數人受重傷,但最終結果是肖墨等三人又被生擒。

但張仁和沒有泄憤報復,甚至勸服手下不要找這三人的麻煩,還派人送傷者去治療,最後他對肖墨說:“事情到今天也應該有個了結,等你們走後,我就會離開這個地方,不要再來找我,我與牽弓派兩不相欠,最好也永遠別再打交道。”

肖墨帶著受傷的同門回到牽弓派,又開了一次會,眾人分析了局面,假如集合牽弓派的力量大舉前去,一定能滅了張仁和,但以張仁和展現出的實力來看,代價無疑是巨大的,得不償失。而且不談別的,就張仁和本人對牽弓派的態度而言,確實也不好這樣下手啊。

後來王勛捷又派人查探過,張仁和真的離開了廣西,與當地黑道脫離了關系,據說是到香港禍害去了,行蹤很詭秘,就連親信手下都不是很清楚,據說綁架了幾位富家子弟做了幾票很大的買賣。

張仁和到香港的時間,與那位“仁哥”在香港出現的時間吻合,因此牽弓派猜測他就是仁哥,但沒有再派人去查探。這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所謂家醜不可外揚,所以牽弓派上下誰也沒對外提起過,至於張仁和本人則更不會張揚了。

牽弓派的世代道場位於內蒙、吉林、遼寧交界處的小興安嶺余脈一帶,主要的弟子門人也都在東北,到廣西去找張仁和的麻煩,來回已經是萬裏迢迢,至於香港那就更遠了。

這次遊方傳書天下各派,牽弓派接到信之後,掌門招集幾位內堂長老在一起商量,最終在王勛捷與肖墨的堅持下,還是決定派人到廣州來拜訪蘭德先生,把這件事當面說清楚。雖然並不光彩,但蘭德先生已經傳書江湖,假如牽弓派不做聲的話,將來被蘭德先生查出事情的始末,那就更不好交代了。

遊方聽完之後,長嘆一聲道:“肖長老與二位同道辛苦了,專程為此事從東北趕到廣州,蘭德十分感激!……你們也不必慚愧,只為了當年一點牽連,幾次三番派人萬裏迢迢處置禍患,逼得那張仁和隱姓埋名遠走他鄉,不可謂沒有盡責。……多謝諸位告訴我這些,請放心,我絕對不會傳揚此事。但你們既然來了,我就想問問,牽弓派是否有線索還能查到那人的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