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半壁山川(第2/3頁)

下午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他們在南溝外圍山野中見面了,是一處山腳下。只見面前這座山峰已被側斬,山根下挖出了一個巨大的、已被遺棄的礦坑。礦坑深處的碎石呈青灰色微微泛點紫黑,似乎能吞噬夕陽殘照的光芒。

遊方站在礦坑的邊緣處,面前如同是一個巨大的、卻沒有水的黑湖,又像是一張吞噬山川的巨口。神念感應,一片清靈的地氣中,仿佛硬生生的被鑿出一個雜亂、充滿煞意、能夠吞噬生機的空間。

人站在這裏會有一種錯覺,仿佛背後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你,恍惚間一走神,好似就會一頭栽進這個巨坑中,這與恐高症發作的感覺非常相似,卻是地氣帶來的元神感應,遊方後背的肌肉都不由自主的繃緊了。

這個地方遊方來到千山的第一天就見過,當時與謝小仙在一座山峰上眺望遠處,就看見了這被削平挖空的“半壁江山”,讓謝小仙更加心情不悅,而遊方的神念也感覺到一陣刺痛。現在回想起來,那正是他觸及“萬物生動”之境的契機。

太上曾雲:“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有身因有生,便有含生之樂、含生之趣、含生之苦、含生之嘆、含生之害。體會萬物生動,未必都是樂趣,遊方聽見的第一聲山川之語竟是呻吟,看見的第一眼山川之情竟是冷笑,這也是“生動”所包含。

此刻夕陽斜照,黑洞洞的礦坑與周圍秀麗群峰的對比更顯強烈,那地氣靈樞之間巨大的沖煞感也更顯劇烈,遊方就站在礦坑邊,神念中的刺痛感難以形容,似被無數根細針深深的紮入元神,就連收斂神念也無法驅散。

這絕對是常人難以承受的痛楚,怪只怪他的神念太過精微、元神感應太過清晰,剛剛掌握“萬物生動”之境,尚不能體驗知常,因此神念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還不能完全收斂感應,只要站在這種地方,他就必須得忍著!也就是如小遊子這般鐵打的身子骨,才能忍得住不發抖,還能站在那裏沒有露出異狀。

誰說修煉風門秘法體會的就一定是舒服?假如恰好到了一個不上不下的境界,來到這麽一個不尷不尬的地方,那就是一種硬生生的折磨。所以大家都愛在風水寶地待著,可是世上的風水寶地哪有那麽多?千朵蓮花山也算靈樞薈萃之處,卻硬生生留下了此沖煞之地。

遊方不由自主想起了當初在滄州鐵獅子前的經歷,靈覺初動元神帶傷,好懸沒被鐵獅子沉積的千年渾厚物性給鎮住了。而今天他的感覺就像在受酷刑,卻是自己接受欣清的邀請來到這個地方,也許是修行中的一種劫難或者說一種考驗吧。

“道友,您精通風水秘術,想必也看出此地的不妥了吧?”欣清站在礦坑邊,手指著那黑洞洞的深處說道。

遊方的眉頭已經鎖的跟鐵疙瘩一樣,元神中傳來的刺痛讓他也有點恍惚,腦筋不像平常那麽清醒,有些疑惑的答了一句:“你還是叫我施主吧,這個地方確實風水破敗,你想把它處理了?……讓我怎麽幫你呢,雇車雇人再把這個坑給填上?那需要的土石方量可太大了,就算花了這筆錢,恐怕還得在別的地方挖個大坑。”

欣清搖了搖頭道:“礦石已經采完了,這坑我們是填不了的,但是這裏的地脈被挖斷了,因此山川靈氣受損,前不久我路過此處,便想盡力修復它。可是我用了半月時間,做的全是無用之功,心中十分不解,恰好遇到了你,因此想向您求教,看看究竟是怎麽回事,貧僧是否用錯了方法?”

遊方有些好奇的問道:“修復地脈?此處受損恐非一人之力所能輕易挽回。”

欣清若有所思道:“是嗎?既是人力損之,也可試試人力復之,請施主退後,貧僧為你演示這半月來每日所做的功課,依你之見,看看所缺在何處?”

遊方正難受的要命呢,聞言趕緊退出了好幾丈遠,只見欣清鋪好隨身帶的一個墊子,就在礦坑邊緣坐下,將那三個銅缽在面前依次擺好,解下星月菩提念珠持於左手,右手立掌於胸前,閉上眼睛開始誦經。

遊方的佛經讀的很少也不是很熟悉,聽了半天才分辨出這和尚誦的是《妙法蓮華》,也不知是第幾品?隨著誦經聲,神念有特殊的感應,就似蓮華升起、立地成峰、地氣靈樞移轉薈萃,此處又緩緩恢復成與山川相融無隙之態。雖然不像當初未遭破敗時那麽完美,但至少被暫時修復了一些。

若是以秘法境界來衡量,這是移轉靈樞之功,遊方掌握的也相當純熟,但是這麽做只在施法時有效,等到法術一收,此地還會恢復原貌,就像千斤重物需要用力才能舉起來,但是一松勁照樣得放下,不能永遠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