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八面玲瓏(第3/3頁)

這和尚做事很幹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說完了就告辭,約定三日後再見,讓王由佛在家裏好好準備。遊方站起身來問道:“大師將去哪裏,此刻就回千山嗎?”

欣清答道:“既然來到岫巖,貧僧欲往臥鹿山效聖寺一遊。蘭德先生,昨日在山中暢談地氣感應之道以及靈樞渾成之妙,我建議你有空也可以去看看。”

王勛捷插話道:“大師要去效聖寺參觀?這地方我熟,走過去挺遠呢,半半,也沒什麽好準備的,既然你要隨大師行遊,那麽此刻就陪同大師去效聖寺吧,做個帶路的向導,一路上招呼好。”

欣清說走就走,王勛捷也打發兒子陪著他去參觀效聖寺了,在場的幾位長老都送到門口。欣清和尚的事情處理完了,王由佛有一年難得的歷練行遊機會,假如王勛捷不放心的話,回頭再派人跟著便是。但遊方上門的正經事還沒談呢,眾人又在廳中坐下。

剛才有欣清這個“外人”在,有些話不好說,重新入座後遊方談起了來意,講了傳書江湖的經過,並說自己已經廢了張仁和留給警方,並未泄露當年往事,請諸位牽弓派同道放心,並對他們提供線索表示謝意雲雲。他的態度非常誠懇,卻說的在座眾人一臉慚愧。

只見蘇茉爾站起身來道:“張仁和是牽弓派棄徒,當年為惡,我牽弓派雖然幾度派人阻止,卻最終知難而退,以至於後患無窮啊!我派當盡未盡之責,當年未成之功,還要煩勞蘭德先生今日完成,要說謝應該是我們謝您!

您萬裏迢迢特意趕到岫巖通報此事,實在令我等汗顏呐!行遊山川途中,還不忘相助高僧行悲憫之舉,指點我派晚輩弟子歧路知返,牽弓派滿門上下都將以此為戒,此恩德不知如何相謝?昨日掌門招集眾長老商議,奉上本門信物牽機箭,請蘭德先生一定要收下,往後若有指點或差遣之處,牽弓派弟子自當聆聽效勞。”

她雙手奉上一物,大約七寸長短,外形像帶著棱尖的戈首,質地卻似透明的冰雕,入手微寒泛著青碧的光澤,仔細看內部還有血絲一樣的光韻在遊動。此物叫作牽機箭,它與形法派的撼龍令類似,是牽弓派的信物,若贈送給門外的客卿,則表示此人有事開口則牽弓派一定會盡力相助,是一種相當尊容的地位象征。

這麽重要的一種象征器物,當然也是非常神妙的一件法器,以它為靈引施展穿弓秘術或者類似的法訣能更添妙用,與撼龍令相比是不相上下。

遊方退後一步擺手道:“我何德何能,怎能接受這麽貴重的饋贈?”

王勛捷等人全站起來了,圍住遊方勸道:“蘭德先生太謙虛了,若說聲望、德才、功業,當今江湖誰能與您相比?您若是不接受,那分明是嫌我牽弓派地遠式微,怨我等強求攀附結交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不收就等於得罪人了,遊方只得拱手稱謝,恭恭敬敬將牽機箭雙手接了過來,向眾人躬身長揖,而王勛捷率牽弓派弟子一齊回禮,事情也就這麽定了。其實遊方心裏也非常滿意啊,且不說牽機箭是一件難得的法器,用處非常多,而且這次拜訪牽弓派,最佳的結果也就是這樣了。

當天晚上正式設宴,欣清和尚不在,大家也不用吃齋了,在酒桌上推杯換盞喝的十分酣暢。蘇茉爾雖是位柔美少婦,但做為領外堂事務的長老,她的酒量可是相當的好啊,也有意想試試這位年輕英俊的蘭德小前輩,席間故意逗他拼酒。

遊方表現的非常開朗大方,你敬我就喝唄,喝到後來,蘇茉爾已是粉面生紅,不敢繼續敬了,再喝下去要醉的是她,而遊方還面不改色呢。結果遊方端起杯子開始敬她了,蘇茉爾連連求饒說方才得罪,其他幾位長老也開始擋酒。到最後連同掌門加四位長老總共五人讓遊方灌倒了三個,事後對這位小前輩是更加佩服。

酒量好其實不能代表人怎麽樣,但在適當的場合,確實能夠帶起一種氣氛,讓人覺得豪爽痛快。像他們這等高人行止自重,平常也很少喝到帶醉失態的程度,也就是今天酒逢知己,氣氛和情緒都喝出來了,滿座盡歡。

第二天遊方本打算告辭了,遇見欣清和尚是意外,遊方有心助他修復蓮華地脈但也沒時間耗下去,借機請牽弓派幫忙並結一場善緣那是再好不過。他想走,但牽弓派眾人無論如何要挽留,第一次來到岫巖怎麽也得在附近遊玩一番,讓眾晚輩盡盡地主之誼。

遊方也沒有矯情,多留了一天,去臥鹿山效聖寺參觀。這是欣清和尚特意說的地方,建議遊方有時間去看看,他本以為是什麽名山寶刹,結果到了地方一看,只是一道很普通的小山崗和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