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上青天(第2/3頁)

……

楚芙等人到達劉黎所在的璇璣峰下,時間很早,因為劉黎事先指了另一條路,能在最短的時間趕到。而遊方則比他們晚到,他走的路雖是最省力的,但行進的路線卻長得多,在叢山中相對平緩的谷地深處繞行,行蹤也最為隱蔽。

吳玉翀選擇沿山脊高處走,因為在不知路徑的情況下視野最好,也最容易找到通往璇璣峰的道路。而遊方則不必如此,只需按照地圖上的指示行走,山勢間深切的峽谷底部蜿蜿蜒蜒,走進去根本不知通往哪裏,卻曲曲折折總有巧妙的路徑相連。

他也不是一味只在深壑峽谷中前進,時常也穿出峽谷走入山間緩坡或翻越高峰,如今的遊方已經很有經驗,他自會計算路程保持最佳行進的速度與節奏,使自己處於一種既舒適又不松懈的狀態,一路上自然也不會忘了借地氣靈樞滋養形神。

風光自然極好,山水洞天綺麗壯美、野樹雜花相映成趣。夕照雲崖如金凝玉砌、溪底碎石呈五彩斑斕、峽谷時見飛泉瀉壁、周圍皆是豐茂的原始森林。

越接近目的地,他的神念總有一種莫名的感應,似乎天地靈機被一股無形力量牽引,向著遠方的某處匯聚。雖然很微弱幾不可查覺,但在這麽大的範圍內都這麽隱約而動,絕不是僅人力所能為,世上恐怕沒有高手能辦到。

除非是借助特殊的陣法和地勢,緩緩蓄勢運轉!難道是師父劉黎嗎,老人家此刻究竟在做什麽?

越往前行,這種感應越是明顯,也許是因為離目的地更近了,假如真的是劉黎的手筆,也可能是因為陣法運轉蓄勢更加浩大。尤其到了當天夜裏,遊方在一處高坡上休憩時,已經不需刻意去感應,舒張神念若不收斂,自然就會感到一種無形的指引與牽動。

路途並沒有想像的那麽遙遠,次日太陽升起在遠山的坳口中時,遊方已經走出最後一道峽谷,穿過一片相對平緩的原始叢林,沿著一條隆起的山脊開始向上攀登。周圍漸有雲霧繚繞,漸漸越登越高,不經意間回首向下看,那飄蕩的雲層如霧海般已鋪在身後。

遊方在心中發出一聲無言的驚嘆——師父真會挑地方!

此山恰是天地之間亙古以來形成的一座巨大法陣,假如在高空向下俯瞰,可以看見山脈逶迤婉轉,谷底有深潭纏繞山麓,縈回曲流與山勢相依相映,形成一幅巨大不可思議的山水太極圖。

遊方雖然不能從天俯瞰,但從地氣靈樞的旋轉匯聚之勢中也能感應出大概。此峰是周圍群山的最高點,山勢如太極環繞,以神念牽引地氣靈樞,借天然形成的盤旋匯聚之相,劉黎悄然運轉了天人合一的巨大法陣,他用了三天時間緩緩發動,蓄積天地間的靈樞之力,才能完成如此驚人之舉。

若是換個時間換個地點,轉瞬之間只憑神念,誰也辦不到!

遊方在驚嘆間也感到深深的不安與憂慮,秘傳地師心盤而已,有必要搞出如此浩大的聲勢嗎?劉黎秘法境界高超當世無人能及,百年神念之功自然深厚無比,但他老人家不要命了嗎?六十多年帶傷之身,借助所引聚的天地靈樞,似已恢復當年的巔峰狀態,但運轉這樣的天人合一大陣,等於日夜不停的燃燒著自己的神念功力,已經三天了。

此山叫璇璣峰,主峰頂恰在最中央,向南北伸出兩道山脊,以不大不小的弧度盤旋環繞。這兩道山脊的邊緣都是千丈絕壁,或平滑如鏡、或苔蘚叢生、或亂石如刀。下方深谷如切、如幽暗深淵,隱約倒映天光的是深潭水面。

除了從這兩道環旋的山脊上登臨,別處根本無路,什麽樣的登山高手也別想上來,就連遊方也不行。由於峭壁與深谷間的地勢形成復雜險惡的回旋氣流,就算駕駛直升機也無法靠近降落。

璇璣峰勢如太極,延伸的山脊脈絡也有陰陽之屬,遊方走的這條路起點在南面,隨山勢回旋繞過半個螺旋從北坡登上峰頂。

遊方一踏上山脊就看出來了,這絕不是一般人或普通高手能走的路,在雲霧環繞的險要處、峭立巖石的尖端,行走簡直如同在刀鋒上起舞。有些山勢起伏的穿巖狹徑,只能容一人通過。若非身手不凡且有神念凝虛為實之功的高手,根本走不了。

這裏當然也不可能是大隊人馬能選擇的道路,那麽楚芙等人前往的地點一定是另一條山脊,與遊方走的路線完全不同。

念及師父心懷憂慮,遊方不由自主加快了腳步,若算高度的話,他已經到了海拔兩千米以上。忽然聽見空中有長嘯之聲,遊方一擡頭,原來是一只金雕從不遠處展翅滑翔而過,甚至能看清那鋒銳如鉤、縮於身下的利爪。

腳下一直未停的遊方卻站住了,前方的地勢很特別,他在一片茂盛高大的樹林中,山脊向前有起伏,有一個向下的平緩坳口,接著再往上卻很險。左右兩側巨大的山石壁立,中間只有一線可行。這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啊,是高手設伏截擊的最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