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打臉彭記者(第2/2頁)

七點,新聞中社會新聞的頭條,就是彭記者曝光的網癮中心的案子,用的鏡頭也是彭記者的鏡頭,這對那些昨天沒有看到新聞的民眾來說,是爆炸性新聞,而對這些專業人士來說,這算舊聞了。

昨天曝光出來的鏡頭用到今天,不是舊聞是什麽?重點今天,彭記者的深度報道下集。

七點半到八點,彭記者的深度報道開鑼,一開鏡,就是國內兩位知名的專家:精神科專家和腦科專家。彭記者坐在左邊,他們坐在右邊,而坐在最右側的是彭記者的助理記者,偶爾出來串串詞的。

擺在正中間的,是微電流治療儀,也就是張教授拿出來的那一個。

“二位專家,這就是我在張教授的網癮治療機構看到的治療儀。”彭記者一臉凝重,鏡頭拖到了指針那:“最大的毫安有1毫安,請問,這對人體有傷害嗎?有多大的傷害呢?”

兩人專家面向鏡頭,字字清晰地說了一通傷害,一二三四點說得頭頭是道。

他們看著鏡頭是有原因,不僅僅是上鏡好看。在他們的角度,鏡頭上方有提示器,也就是那裏滾動著字幕,他們事先寫好稿子,稿子被工作人員導入提示器,就成了滾動的字幕,照著念就行。

新聞聯播的時候,也是有提示器的,這樣以防忘詞。

民眾不知道,可專業人士一看就知道,這不是現場問答,這是提前就做好了準備。也是,彭記者的深度報道受眾這麽多,可不能有差池。這要是請來了專家,結果問的問題答不出又忘詞的,不是砸了招牌嗎?

提示器是個好東西,滔滔不絕,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現場問答呢。

“我本來打算自己親自體驗電擊的,可是沒有找到機會。”彭記者聽了專家的介紹後,深深地皺起了眉頭:“既然電擊對人體有這麽大的傷害,那對青少年呢?”

“您打算親自體驗電擊?!”另一位主持一臉驚訝加崇拜地問道,顯然,這是早就準備好了的台詞。

“對啊。”彭記者一臉正義:“我進到他們的治療室,看到這個儀器的時候,我就想自己體驗電擊,只可惜……不過,我們拍到了第一手的治療儀,也真是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