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童書,一場肮臟的盛宴!(第2/3頁)

這類書,在國人看來便是精品童書:內容經典,印刷優良。

“我們的雜志,不能采用反光度高的銅版紙,膠版紙,如果為了保障繪圖顏色更好要使用的話,也要使用亞光銅,盡量減小反光。”高冷搖了搖頭:“我們的刊物,不需要那麽華麗又害人的外表,我個人傾向於蒙肯紙。”

凹麗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她似乎有些激動,也有些感動,點了點頭:“那就太好了,現在的童書……那樣的童書真的太害人了,蒙肯紙的確比較好,輕,就是看上去……現在很多媽媽不識貨的,以為蒙肯紙不好,其實那才是保護視力的紙張。”

用光澤度高的銅版紙制作而成童書,看上去光鮮亮麗,也是如今90%童書會使用的,這普及程度就跟當年牛奶的三聚氰胺一般。而實際上,這種拋光的卡紙,反光度高的銅版紙對孩童的眼睛傷害極大。

極大。

這也是為什麽國外的兒童書籍,成人書籍很多拿在手裏很輕很輕,看上去紙張遠沒有我們的亮澤的原因,他們大部分使用的蒙肯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輕型紙。

國外的書籍,在使用銅版紙的時候也一定會使用亞光銅,將亮度降到最低。

而國內的書籍則恰恰相反。

如果那些嘔心瀝血的媽媽們知道這些內幕,恐怕在選擇給自己孩子購買書籍的時候,會看一下紙張吧。就如同當年給孩子們喝三鹿的媽媽們一樣,如果哪個報道再早一點出來,便少了很多大頭娃娃。

無奈的是,現在的媽媽們,還不知道這一層,不知道在暢銷版的,有一大半是使用的這類紙張,是會害了孩子裏視力的所謂精品書籍。

“我們引進國外的優秀童書,0歲到5歲之間的優秀童書篇幅都很短,我的想法是五六頁就可以完成的一個故事沒必要弄成十幾頁。原文引進,雖然這樣費錢,但畢竟譯者的內容才是原汁原味,不是現在的刀加漿糊的模式。”高冷繼續說道,說到這,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方面,您是行家,我要是有什麽構想不對的地方,您教教我。”

凹麗聽到這裏,呼吸有些急促激動了起來,她甚至有些紅了眼眶。

“對,我也是建議不要像現在市面上一樣,動輒《安徒生童話》,動輒《小紅帽》之類的改頭換面就成了精品書,你的想法很對,經典的童話故事拿過來縮編,改編,是大忌,是殘害兒童。如果故事很長,我們可以連載,但是絕對不能縮短改編。”

說著,凹麗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現在的童書,都是改編版的所謂名作啊!這可是殘害,從骨子裏的殘害啊!”

這種模式,在圈內有個專業名詞:刀加漿糊。

刀,用刀把一篇小學生看的三千字左右的中長篇童話切成低幼兒童看的不到兩百字的童話。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在低幼兒童版本裏就很盛行,兩百字的童話,配上一堆圖片,華麗麗的一本精品書橫空出世。

版權?這傷害了國外故事版權?

不,這鉆了版權的空子。

這兩百字都是譯者自己寫的,就寫個大概意思,圖片也是現配的,不違反版權法。

把經典童話故事直接拿過來縮編,改編再配上圖片,目前在低幼圖書市場,這種操作實在太多太多:一本安徒生童話,在市面上有上千種版本。

安徒生童話啊!我的孩子三歲就看安徒生童話了,簡單版本,他很喜歡的!

殊不知,安徒生童話的美好,除了那些故事情節,最重要的是優美的文字啊!媽媽們何曾細想過,翻譯安徒生經典之作的翻譯家,一輩子只研究一個作者啊!一輩子只研究一個作者的作品,翻譯過來的才是真正的經典。

而現在這麽多改編手,根據故事情節,一刀刀切掉一些內容,又用漿糊粘點自己的言語,這不同的語言風格對處於語言窗口期的兒童來說,是毒害。

書籍,是人類靈魂的窗口。

而如今很多兒童書籍,則在不知不覺毒害著我們的兒童,而家長們渾然不知。

整個行業都是這樣做啊,沒有人開這個口,沒有人說破其中的黑暗:一本家長們熱捧的所謂經典童書,一個五六個人的小作坊,一個月可以做出十本書!

沒看錯,以這種刀加漿糊的機械化方式,僅僅五六個人就可以一個月做出十本書,並在市面上賣得火熱!

目前少兒書的利潤非常高,雖然在定價方面國家有一定的行業標準,但是書商是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成本來自由定價的。

自由定價,太好了。

三五十,是最基本的,六七十,一般般吧。一百多兩百多,那也是常事。如今市面上大規模的高精度銅版紙,所謂精品名著書籍大規模流行,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