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6章 夢想不能背叛(第2/3頁)

“不能降低自己的目標,每一個學生定了自己哪個大學,就絕對不能任何任何原因而降低自己的目標,除非改得更高,退路是沒有的。”女生解釋道:“如果今天你因為熬不下去改成了容易一些大學,一旦你的目標,夢想是可以背叛的,那麽接下來你就會改動無數次,目標越來越低,這是不對的。”

高冷點了點頭。

聽上去嚴苛近乎變態,可也許就是這種不背叛夢想的思想,才讓日本在戰後,在被原子彈轟了之後,能快速崛起的原因吧:民族精神。

“這個觀念要適當地引入到我們國家,不這麽偏激,提煉一下。”高冷轉過頭對劉經理低聲說道。

劉經理連忙記錄了下來,深深地點了點頭,眾人在接下來的參觀中都顯得少言少語,培訓機構裏的年輕人身上那種氛圍讓人有種敬畏。

敬畏什麽呢?

敬畏他們明明都能進入到好學校,卻為了更好的學校埋頭苦幹,敬畏他們身上的那種刻苦。

遠不是媒體上的什麽日本年輕人冷漠,色情發達,之類。

國家的未來是在年輕人身上的,讓高冷覺得驚訝的是,這些高中生幾乎人人有夢想,十分清晰的夢想,與帝國高中生到高考結束要選擇專業了還一頭霧水不同,他們大部分都對自己喜歡的方向有著很明確的方向。

或許,高冷看到的是日本學生最上進的一批,畢竟能來這個塾補習的,都花了大價錢,是真心想學習的。

可不管怎樣,來志向塾學到了許多。

“現在兩點二十五了,高總,我們約好了兩點半會面,您現在可以上去了。”老者彎腰提醒。

跟志向塾負責人松下先生約好的是兩點半會面。

“他開完會了嗎?”楊關關問道。

“無論開沒開完,約好了兩點半,就是兩點半的,您放心吧。”老者笑容滿面,很禮貌地在前面帶路。

這一點,高冷一行人很相信,這種秩序性在高冷沒有來日本以前就早有耳聞,而來了之後更加加深了印象。

來志向塾除了考察學習,還有一個合作是高冷想談的:想拍一部對於日本補習方面的紀錄片,這個紀錄片不對外開放,僅僅是給星光集團補習機構的學生作為一種學習資料。

拍攝小學生補習的過程,定點拍攝十個小孩,從他們來到志向塾的第一天起開始拍攝,一直到補習結束,看看他們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

“您要拍記錄片?”松下先生聽到高冷這個項目之後,難以置信:“你真的要拍小孩子在補習過程中的紀錄片?”

高冷肯定地點了點頭,說道:“新加坡那邊跟您這邊合作拍攝過,德國,法國也合作拍攝過,您這邊能跟提供資源讓我們拍一下嗎?”

“對,新加坡在您這邊拍了很多次。”劉經理補充道。

兒童教育方面的紀錄片,在世界發達國家是必備的內容。新加坡在二十年前就開始做這件事,著名的一個紀錄片耗時五年,從孩子們步入幼兒園第一天起,選定了一個班級進行360度全方位拍攝,上百個隱藏攝像頭全天24小時拍攝,重點拍攝十個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最後剪輯成幾集。

新加坡的家長們幾乎都會看這樣的教育紀錄片,因為真實。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多方面影響的,作為人之初學習的地方,幼兒園,孩子們的世界裏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透過這個紀錄片,家長們發現,永遠晚去接孩子的家長,孩子從小班到大班會慢慢對等待這件事發現變化,有個永遠晚接的孩子便從小班的膽小,慢慢地變成了內向。

而一個孩子的暴力也是從小植入的,一個小班便欺負其他孩子的小胖子,在欺負了別人後立刻誣陷對方,說對方先動手,而讓人遺憾的是老師信以為真,批評了被欺負的小孩。

從此以後,事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愛動手的小胖子越來越愛動手,而被欺負被誣陷的孩子越來越不敢跟老師匯報情況。

這些細節融合在幾集,三四年的時光,全天24小時拍攝,耗資巨大的剪輯讓新加坡的家長們看到了自己育兒的不足,也讓新加坡的幼師們看到了到底應該如何去教育孩子。

堪稱經典。

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會當父母的,是需要學習的。而紀錄片是最能深刻,真實地告訴家長們應該如何育兒的方式,會帶來反省和進步。

教育方面的紀錄片應該是每個國家必備的,應該是人之初的幼師都要學習的。

然後,帝國卻沒有。如果非說有的話,那還是幾年前湖南電視台一項小學生紀實片,但也請了明星進去當老師,多了作秀的成分,而且僅僅一個月。

一個月,是看不到什麽的。

“什麽?帝國要拍這種紀錄片?”松下先生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