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還是生女兒好(第3/3頁)

但上官能人起來後就不同了,李新紅多年的怨氣一點點撒了出來,也敢跟上官義拍桌子瞪眼睛了,因為上官義要是敢打她或是什麽的,她也有兒子可以依靠,用不著再受上官義的氣,所以‘母憑子貴’這句話不是沒有根據的,有個有本事的老公不算什麽,有個有本事的兒子,當媽的才能挺起腰杆。

因為天朝的夫妻,盡管比以前平等的多,但大多數的家庭依舊是一種女人依附男人的關系,男人賺錢養家,女人洗衣做飯帶孩子,這就是天朝的傳統家庭模式,一個家裏的頂梁柱就是男人,男人倒了,這個家也就完了,所以男人在家裏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女人嫁了個有本事的男人,當然是好事,但是女人也勢必會依附著這個男人活著,基本上沒有太多的自主權,比如掌管男人錢財這種情況,真正有本事賺錢的男人,誰又願意讓自己的老婆管經濟大權?你女人要是敢鬧革命,大不了就離婚,反正你離開我就沒飯吃,我離開你,卻有的是錢可以找個更年輕的。

所以男人有錢就變壞,很多都是這麽來的。

能管著男人的女人,她的丈夫基本上不是什麽有本事的男人,因為沒本事才能被管住,當然也不是沒有特殊的情況,比如一個特別會賺錢的男人太愛自己的老婆了,心甘情願的讓老婆掌管經濟大權,當然這樣的男人基本上除了賺錢養家,其它的事也都是老婆在管,這種男人這輩子除了賺錢之外,會活的很輕松自在,也更容易長壽。

只是很顯然,上官義並不是這樣的男人,所以過去的經濟大權都是上官義自己抓在手裏,李新紅就是一個依附丈夫生活的妻子,因為依附,就沒有太多自主權和話語權,雖然李新紅也不太在乎這些,但是十幾年下來,總歸是會有些怨氣的,於是借著上官能人的發達,李新紅就開始鬧革命了。

上官義是個很聰明的男人,知道順勢而為,過去那種家庭,他大權獨攬,有大權獨攬的過法,但現在,他已經沒有多少權力了,所以李新紅每次鬧脾氣,他都只是坐在一邊聽著,等她把脾氣發過去也就過去了,這就是現在的過法。

畢竟對兒子來說,終歸是和母親更親一些,要是父母鬧矛盾,兒子基本上也會更向著母親,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男人看清了這一點,對於生育下一代,就更想要一個女兒,至少女兒不像兒子那樣跟媽更親,只要當爸爸的不是太殘暴,對女兒也比較疼愛,女兒還是和爸爸更親一些,當初有一個小品就說的很好:女兒親女兒好,女兒是爸爸的貼身小棉襖。

雖然在小品內容上來說,這是一句違心的話,但這卻是一個事實,尤其對現在的城市家庭來說,也沒有耕地,用不著生兒子去守著那一畝三分地,而且生了兒子的負擔也比女兒更重一些,畢竟以後兒子結婚,還要準備房產。

所以對現在很多的城市家庭來說,生女兒是最經濟劃算的,尤其對當父親的來說,也可以減輕不少的工作量,畢竟不用為兒子贊買房的錢,壓力自然降低很多。

而且女兒有一點是兒子永遠比不上的,一旦父母生病,兒子基本不能盡孝床前,最多就是給點錢,請個保姆什麽的,但女兒卻可以親自在床前盡孝,照顧父母直到康復。

當然這也不是說兒子就真的一無是處,主要是男人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一個家庭的經濟開銷大部分都要指望男人,所以男人主要的精力就是賺錢養家,沒辦法照顧家庭內務的事,但女兒不同,女兒沒有太大的經濟責任,才能有空閑的時間在父母生病時來照顧父母,說到底這是社會結構造成的社會現象,可社會現象既然是這樣,順勢而為,生個女兒還是不錯的。

兒子嘛……給錢也不錯,至少用這些錢請個保姆來照顧老人也挺好的。

當然這是理想的兒女,如果遇到不理想的兒女……還是生女兒更好。

為什麽?

很簡單,如果你兒子沒教育好,以後長大了會禍害全家,但如果女兒沒教育好,以後長大了卻會禍害婆家。

所以生女兒,壓力小,無風險,但生兒子,壓力大,風險多,想想現在的李某某就知道,遇到這種坑爹的兒子,何止是全家受害,簡直就是全家受害……

此時辛雨緣站出來說了和上官義相同的話,李新紅有火也撒不出來了,帶著一肚子疑惑:“雨緣,你這是什麽意思?一萌跟元帥湊對,怎麽就受委屈了?”

辛雨緣微微苦笑,道:“幹媽,你先坐下,我問您幾個問題您就都明白了。”

“問題?”李新紅腦門上冒出幾個問號,還是依言坐了下來:“你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