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縱論茶道(第2/2頁)

“李先生,咱們也嘗嘗他們這三千塊一壺‘頂級碧螺春’的滋味?”

“那我就多謝王先生的厚賜了!”

“客氣,請!”

“請!”

王錚端起紫砂茶杯,放到嘴邊的時候微微一停,目光轉向對面。就見,此刻李雲峰正微微閉目,左手托杯底,拇指、食指和種植扶住杯身,神色中帶著一種享受的輕輕嗅了一下,而後小口吸吮,慢慢品嘗。

比起他,王錚覺得自己好像“牛嚼牡丹”,白費了這傳統工藝制作的“頂級碧螺春”的珍貴!

“沒想到李先生還精通茶道!”兩人放下茶杯後,王錚笑道。

“精通不敢當,只是喜歡而已!中國的茶葉和法國波爾多的紅酒堪稱世界兩絕,依托雙方各自的文化積澱,傲絕當世。紅酒自不必去說,說道喝茶,要是王先生喜歡的話,我到是有一點心得與你分享!”

看著頗有些容光煥發的李雲峰,王錚明白,對於茶道,人家才是真愛。

“李先生,請說!”

有求於人的王錚自然要把人家給陪痛快了。

“唐代文學家王心鑒《詠茶葉》詩中說:千挑萬選白雲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聃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正所謂:品茶就是修道,也是茶道二字的由來。對於真正喜歡的人,品茶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一般來講,品茶分四步,即‘嘗茶’、‘聞香’、‘觀湯’和‘品味’!這四步中又有不同的講究。其一,‘焚香除妄念’;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其二,‘冰心去凡塵’。茶,致清致潔,是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其三‘玉壺養太和’,滾燙的太水會破壞茶芽內的維生素,所以要首先把開水冷卻到80℃!其四,‘清宮迎佳人’,蘇東坡有詩雲:‘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茶葉要放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其五,‘甘露潤蓮心’,好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為‘潤心蓮’。再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話聲一頓,說得興起的李雲峰,幹脆起身,借著桌子上的茶具,邊說便順手沖泡起來。

“……其六,‘鳳凰三點頭’沖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向客人點頭致意。其七,‘碧玉沉清江’,沖入熱水後,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後慢慢沉入杯底!”

隨著80°的溫水沖入茶杯,伴隨著一股清雅的茶香,杯中清水慢慢染上了一抹綠色,而舒展開的茶葉也猶如碧玉一般,別有一番滋味。

“再接下來是‘觀音捧玉瓶’,是指茶藝小姐把泡好的茶杯遞給客人,意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站在旁邊的茶藝小姐也是個心思乖巧之輩,在李雲峰話落後,便連忙上前,把他沖泡好的茶杯恭敬地端到了王錚面前。

“多謝!”

王錚客氣的接過,放到了自己身前的桌子上。

“然後是‘春波展旗槍’,杯中的熱水如春波蕩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槍,展開的葉片如旗。一芽一葉的稱為旗槍,一芽兩葉的稱為‘雀舌’。”

聽著李雲峰的講解,看著清碧澄凈的茶水中,千姿百態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隨波晃動,好像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果然十分生動有趣。

“再接下來是‘慧心悟茶香’,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春波展旗槍’之後,要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烏龍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到那春天的氣息,以及清醇悠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