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電影大史記(1)(第2/3頁)

只有褚青去送,兩人在機場又聊了聊。

陳道明真的很喜歡這個後輩,十分願意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而他送給對方的最後一句話是:

“幹這行最美好的狀態,就是若即若離。”

……

北京,東四某胡同。

在那條明清老巷子裏,有一處幽深院落,低屋飛梁,八字門廳。正值深秋,庭院樹木枯黃,假山斑嶙,顯得有些蕭條。

而從假山往右,拐過一段走廊,便能看見一間大屋,那是會議室。原本在左面的月亮門裏,但新掌門上任,就不聲不響地搬了地方。

此時是下午三點,會議室已坐滿了人,十二張椅子環形聚攏,圍著當中的紅漆桌子,吳克居於上首左邊,主位留空。

沒等多時,就見一個圓面大耳的男人踱步進屋,其實他臉也不算很圓,但是肉多,看著就特沒棱角。而且他的耳垂很肥,據說這類人多是福源深厚。

“童局!”

“童局!”

眾人連忙起身招呼,態度恭謹。

“哎,坐坐!”

童剛手掌往下壓,自己先一屁股坐下,笑道:“10月份天還這麽熱,大家趕過來辛苦了。”

眾人皆稱不敢。

他左右瞧了一圈,又道:“今天開會,主要是下面報上來一份內參,我覺得非常有價值,就一起研究研究。何況2003年過了大半,我們也該總結總結,變動變動,改革嘛,就是得有動作,紋絲不動怎麽叫改革,對吧?”

他說完,轉向對面的一個年輕人,道:“小劉,你給大家念念。”

“好!”

那年輕人應了聲,拿著份文件站起來,快速且清楚地念道:“《2002-2003 國內電影產業形勢分析》。”

“哎,等會!”

剛起個頭,童剛就揮手打斷,道:“那個太長,你就挑些重點的。”

“呃,好!”

年輕人被搞得一愣,只得自己先掃了掃,才揀了幾段幹貨讀給那幫老爺聽。

“2002年,美國電影總票房為95億美金,增長13%,年發行影片467部,平均票房2120萬美金。2002年,中國年發行電影359部,票房平均收入為250萬,總收入為9億人民幣,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且不足韓國的四分之一。”

“2003年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像《法官媽媽》《首席執行官》,以及幾部抗非典的重點主旋律影片,都票房慘淡。其他商業片也沒達到理想的市場效果,如《天地英雄》,目前票房是2千多萬,預計不會超過4千萬。還有《紫蝴蝶》,只有300萬。”

“對了,《天地英雄》的投資是多少?”他身側的一位哥們,忽然開口道。

“我記著是七千多萬。”另一位應道。

“……”

全場不由安靜了兩秒鐘,而那年輕人瞄了幾眼,見沒人再插嘴,便接著道:“2003年,以武漢為例,購買了20部官方推薦片,虧損24萬。院線只能靠20部左右的進口分賬片、10部左右的中外合拍片支撐全年档期。以至於出現了20%的影片,占據80%票房的局面。可以說,《英雄》的高峰過後,根本沒有足夠的電影跟進,來借助這種力量培養觀眾的消費熱情……”

話說到這,開始還隨隨便便的眾人,不禁都豎起耳朵細聽。他們知道國產電影很爛,但確實沒想到,居然會爛到這個程度。

再不濟,也是大國吧?

再不濟,也是13億人吧?

再不濟,也刷了那麽多獎吧?

就這樣一點點的自我安慰,以維持那絲可憐的虛榮心,和不做事的理由。眼下,卻在一串串的數據面前,瞬間被扯得粉碎。

童剛也不似方才的態度,敲了敲桌子,沉聲道:“同志們,情況很嚴峻啊!雖然現在國家一片大好,經濟蓬勃,生活穩定,但文化產業尤其是電影產業這塊,仍然是一片荒土,需要我們去開拓。而且現在形勢不同了,幹什麽都要與國際接軌,我們的眼光必須放長遠,要有前瞻性,不能總盯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他還算是個挺有能力和魄力的領導,起碼心裏清楚,怎麽做不會丟掉帽子,並且更迎合上意。

“就拿加入WTO來說,對國家是好事,對電影產業卻是個挑戰。原本的進口分賬片只有10部,現在不得不開放市場,增加到20部。而且我敢斷言,這20部也不是極限,以後還會擴大配額。所以同志們啊,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好萊塢不只是在國門外狼嚎,已經真正闖進國門了。”

童剛語重心長地講完,又問那年輕人:“小劉,後面還有嗎?”

“呃,還有一點。”

“那繼續念!”

“2002-2003年,中國電影對國際市場的拓展比較良好,如《尋槍》《和你在一起》《英雄》等影片,都通過不同方式推向了國際市場。《尋槍》的海外發行權被150萬美元買斷,《和你在一起》也能保證成本回收,《英雄》更是罕見地進入美國院線大規模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