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問題背後的問題

書房裏的陳老爺子聽見樓下的響動時,眉心微微的現出一點喜色,隨即很快就看不見了。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即便是在幾個老友面前,老家夥大致也就是這樣。

退下來的老爺子時間多了,為了給自己找點事情做,主要時間都花在書法上。此刻,雖然心裏微微的波動,不過似那死水微瀾,一道漣漪閃過又恢復沉寂。

樓下一番親熱之後,陳政和伸手指了指樓上,楊帆會意的笑了笑,站起身子往樓上走來。老爺子的背影看起來依舊挺拔,老態卻是越發的清晰了。感覺到老爺子肩膀輕輕的一動,又繼續專心於筆墨之間,楊帆不覺微微一笑。

慢慢的走到邊上,看著“拙政”兩個完成最後一筆。

“這兩個字怎麽樣?”陳老爺子頭也不回,突然冒出這麽一句來。楊帆聽了不由微微一怔,心思本不在字上,只能裝著欣賞的樣子,沉吟起來。

看了一會,楊帆淡淡的說:“單就字而言不怎麽樣!非要說點好處的話,這兩個字構架大氣,筆鋒沉穩內斂!您的性格氣質,不適合學王逸少,可您這兩個字,偏偏又刻意模仿的意思,實在令人費解!”

書法這門藝術,楊帆小時候倒是給老爺經常拎著耳朵,把楊帆從玩鬧中揪回來,然後笑眯眯的看著楊帆練字。小孩子的字能練成啥樣子,不過是打個牢固的基礎罷了。後來老爺去世,練字成了一種奢侈的行為,楊帆也就沒再練,不過基礎還在眼裏倒是有一點的。

根絕楊帆對老爺子的了解,他不會無緣無故的問,再說這兩個字卻是寫的不怎麽樣,學王羲之學的一個四不像。說老爺子有自得的意思吧,倒不如說有獻醜的味道。

一番腦筋轉下來,楊帆幹脆先直接來個否定,然後把其中的優點挑出來,最後來個不露痕跡的反問。

老爺子沒有直接回答,手一伸,楊帆四下一看,身邊的架子上放著臉盆和毛巾,連忙過去倒上熱水調好溫度,把熱毛巾遞給老爺子。整個過程表現的非常熟練,不慌不忙的,老爺子見了微微頷首,隨即又恢復了神態。

接過毛巾擦了擦手,老爺子慢慢的坐回沙發上,楊帆回頭時輕輕一指對面也不說話。楊帆平靜過來坐下,伸手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很自然的給老爺子泡了一杯綠茶。平靜的做完這一切,楊帆挺直了腰杆平靜的看著老爺子。

“你既然知道王逸少這個別稱,想必也知道‘王逸少為藝所累’一說。洪邁的觀點不管對錯,也不管王羲之是否有惺惺作態的嫌疑。結合一下‘曹馬能收人心’一文,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正題終於出來了,老爺子繞了一個大圈子,原來是在這裏等著楊帆。

這兩個典故都出自洪邁的《容齋隨筆》,第一個說的是王羲之因為書法上的成就,掩蓋了他在政治方面的才華;第二個的是曹操和司馬師善於收買人心,有過錯都往自己的頭上攬,有功勞都推給下屬。

這個時候老爺子把話題引到這裏,其用意可以想見。如果說‘拙政’二字是老爺子退下來後的心理寫照,那麽提這個話題,應該是對後輩的指點,更深一層的意思則是一種寄望。王羲之的故事,意思很明顯,楊帆在宛陵市委副書記的位置上,政績雖然顯赫,但是有單一於經濟的嫌疑。如今即將去一個全新的平台上,作為一把手在用人方面,是不是要調整一下工作思路呢?其中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老爺子沒有明著問,楊帆也能隱隱的感覺到,再回宛陵的三年內,所作所為,事後又沒有仔細的推敲過呢?

以前忙的時候,楊帆沒有時間回頭看自己,沒有回頭去多想。現在問題擺在面前了,楊帆不得不去想。不過自己臨時去想,自然沒有老爺子有備而來想的周全。

楊帆把腰杆子再挺直了一些,目光微微的往下移動,輕聲說:“宛陵三年,是非對錯,我沒有多想。只是本著自身做人的原則和良心的底線去做事。憑感覺來說,問心無愧。但就為人之道而言,對上不能討其歡心,對同事有霸道之嫌,對下則沒有完全做到用人不疑。”

先揚後抑,前者彰顯自身安身立命的根基,後者挑出為官的錯處。總而言之,楊帆對自己的評價還是中肯的!當然了,前提是在老爺子這種千年老妖面前,想遮遮掩掩的門都沒有。還不如抱著一個受教的端正態度,聽一聽老爺子的教誨。

從整個事情的布局來看,老爺子的心思之深如大海,其心思之密無懈可擊。

楊帆明顯的有點答非所問的意思,老爺子當然知道這小子看出來問題背後的問題,頗為滿意的微微一笑說:“為政勤勉銳意進取者,不免有霸道之失。在副手的位置上,倒也不算太大的錯誤,但是在一把手的位置上,知人善任善於調和矛盾,使得屬下都能各盡其責,才是最重要的。道理很簡單,但是知道又能做到的有幾個?王羲之的事情,我是想提醒你不要太偏重於經濟之道,這個借用多少有點勉強。曹馬之說,則是一點警醒。你能在短短的時間內看見自己的錯處,今後想必也能做到日日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