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7章 天橋(第2/2頁)

清末民初的著名詩人易順鼎在《天橋曲》中寫下這麽一句詩“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寫的是天橋當年的盛況。

傳統曲藝有幾大特別興盛的地方,北京天橋、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廟,這些地方在舊社會都是熱鬧之極,說是那個城市最熱鬧之所也不為過。

而這些地方都是被江湖人帶熱鬧起來的,北京天橋還有天津的三不管,在最初其實都是爛泥遍布的臭水坑罷了,也沒人願意去。

後來是當地士紳豪門想開發這些地方,便廣邀各處江湖人來此做買賣,於是,說相聲的啊,說評書的啊,變戲法的啊,打把勢賣藝的,挑將漢啊,賣各種小玩意兒這些人都來了。

那年代可沒有什麽娛樂活動的,有藝人來演出,十裏八鄉的百姓都會翻山越嶺趕來看的,更不要說是這種江湖人組團演出的大場面了,還有各種攤子貨物可以買。

所以天橋和三不管這裏,沒過多久就已經熱鬧非凡了,再不是當年那副臭水溝模樣,反倒是成為了非常興盛熱鬧場所,而早早在這裏買下地皮的士紳們也是賺得盆滿缽豐。

所以那時的江湖藝人雖然是下九流行業,可卻也有招攬觀眾興隆地方的神奇力量。

這幾處地方也是藝人們當初的聖地,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藝人進了專業劇團了,而且商業也集體化了,也不讓老百姓自己擺攤子賣東西了,天橋等地也就沒落下去了。

哪怕是到現在改革開放之後,天橋等地都沒有當初盛景了,畢竟時代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