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填坑之旅(第2/2頁)

於是,他們就來找何向東了。

而何向東也正想找一個好平台推廣傳統藝術,雙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何向東連片酬都沒有要人家的。

視頻網站那邊又節省下來好大一筆開支,他們也能把這筆錢用在制作和宣傳上了。

他們也想這档節目能成功。

何向東為了做這档節目,他連寧躍那邊做的新節目都不去參加了。

上次參加了大笑江湖,何向東的名氣往上翻了很多倍。何向東知道寧躍他們接下來的節目,能帶給他更大的名氣,但他還是拒絕了。

因為他打算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档評書節目上,何向東這次是真的卯了心力了。

這档節目的名字最後定下來叫《填坑之旅》,也算是何向東的贖罪之旅,何向東這些年真沒少坑人啊。

節目舞美的設計跟傳統的老茶館比較類似,也是台上說書先生一張桌子,一張椅子,桌子上面放著折扇、醒木和手絹。

台下坐著幾十個觀眾,喝著茶水,吃著點心。當然了,茶館構造歸茶館構造,錄像的地方還是在錄影棚裏面的。

評書藝人一般是在書場茶館裏面說書,要不就是在廣播裏面,電視上一般很少,電視台的時間很寶貴,人家不可能會給你那麽多時間,讓你去說評書的。廣播上的評書都是錄制的,是演員在錄影棚裏面自個兒說,現場也沒有觀眾,沒有別的什麽。

《填坑之旅》這樣的舞台設計,是何向東一力要求的,因為說書是說給觀眾聽的,沒有觀眾你怎麽說啊?還有就是演員在說書的時候,有些裉節也是需要觀眾起哄叫好趕熱鬧的,這個環節不能少。

還有就是閑白兒,無閑白兒不成書。說書不是背書,不是上場了嘚吧嘚說一段就好了,他是必須得在聊天中慢慢開書的。

所以閑白兒不能少,現場就不能少了觀眾。

以前老先生錄廣播沒法子才只說書的,現在何向東有條件,他幹嘛還不來這一套呢。

何向東還有最後的一個要求,那就是時間問題,說書的時間由何向東自己把控,他盡量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但是偶爾有超了或者哪兒不夠了,網站不能亂剪亂改。

這些要求網站方都答應了,因為也不是什麽無理的要求。雖說最後一個要求有點不符合他們制作的需要,但是因為何向東強求如此,他們也只能答應了。

何向東這段時間在北京一直在忙這件事情,接下來的2015年,他的工作重心都會放在這上面。

“何老師,您看看這個舞台搭建怎麽樣,有沒有什麽地方需要改進的?”導演在問何向東。

何向東是親力親為了,連舞台搭建他都過來看了。何向東點點頭:“行,挺好,有這些就挺好的。”

導演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他指著舞台旁邊的一側說道:“何老師,到時候錄制的時候,我們會給您請一個傳統樂隊,在開場還有半場的時候,給您配鼓點進去。”

何向東笑了:“那我這說書的配置還是頂配了?”

導演也哈哈大笑:“那是啊,咱們畢竟是國內第一档說書的網絡節目嘛,總是要弄得好一點的。”

“好。”何向東笑容滿面,他看了一眼舞台,對旁邊的導演說道:“那椅子太矮了,椅子要換一條,說書的椅子要高一點,要把演員上半身都露出來。”

導演答應道:“成,我一會兒就讓人去換了。”

何向東點了點頭。

導演看著何向東問道:“哎,何老師,這第一個書您打算開什麽呢?我也是您的書迷啊,這些年我可躺了十幾個坑了啊。”

何向東哈哈大笑,笑罷了之後,他想了想才說:“那……那就先說《九頭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