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節 校友(第2/2頁)

至於其他幾個,王仲華和他關系不冷不熱,焦陽沒有多少聯系,倒是陸烜和他走得近一點兒,大概是因為兩人都是銀台中學高八六級的,陸烜在三班,而沙正陽和汪劍鳴都是二班的。

至於王仲華雖然也銀台中學畢業的,但是他不是高八六級的,而是高八五級的,85年高考沒發揮好,所以補習了一年,86年才考上了嘉州大學。

焦陽不是銀台中學的,而是東關中學的,他更辛苦,本來是高八四級的,補習了兩年才考上,所以和他們幾個關系都比較遠。

倒是陸烜,在考上大學之前兩人認識,也僅止於相互知道。

高中時代大家一門心思都在為了高考而奮鬥,實在沒太多心思考慮其他,尤其是還不在一個班,考上大學後,陸烜和沙正陽都算是86級考得中上水準的,所以反而有了一些印象。

他們那一屆考得很好,銀台中學和東關中學發揮都不錯。

加起來有兩個清華,一個北大,還有人大、滬江交大、復旦、中科大、哈工大、浙大、中山、北航等零星幾個,但這些畢業之後都沒有分配回來,基本上都留在了燕京滬江這些城市。

再不濟也留在了省市一級黨政機關或者科研院所裏了,市裏都不多,回區縣的更少,他們幾個算是出類拔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