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節 考察,刺激(第2/2頁)

只是為啥沙正陽在縣府辦裏邊卻立不住腳,硬生生被攆出了縣府辦?

看見楊龍川和簡興國走到一邊去嘀嘀咕咕,汪劍鳴只能有些尷尬的提著包站在桑塔納一旁。

棗紅色的桑塔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包了一層黑色皮子的座位看上去簇新發亮,發動機的聲音很清晰有力。

汪劍鳴看著這輛車,不無惡意的想著,也許就是這輛桑塔納“買通”了南渡鎮黨委政府,才讓他們推薦沙正陽作為副鎮長人選吧?

當得知沙正陽被南渡鎮黨委作為副鎮長人選推薦上來之後,汪劍鳴就陷入了極度的煩躁之中。

他無法想象沙正陽怎麽會灰溜溜的從縣府辦裏被攆出去,可是才僅僅半年時間,沙正陽就實現了一個驚天大逆轉,一躍成為副鎮長的推薦人選。

雖然說決定權在縣委組織部,但作為下級黨委推薦上來的人選,如果沒有特殊理由,一般說來是不會被組織部否定的。

當然,沙正陽的情況也可以說得上特殊,連正式黨員都不是,就要擔任副鎮長,這合適麽?

這一點也在組織部裏引起了爭論。

汪劍鳴沒有插言,但內心卻一直在為質疑和反對的那一邊鼓氣。

楊龍川本來就是部裏邊一直持堅定否定態度的,甚至連石國鋒態度都還有些模糊,但這一切在市委黃書記考察了南渡鎮和紅旗酒廠之後就煙消雲散了。

石國鋒迅速態度鮮明的贊同了南渡鎮黨委的推薦人選,而楊龍川更是開始大唱贊歌,說幹部年輕化和知識化的重要性,破除論資排輩任人唯賢的必要性。

一切再無懸念。

汪劍鳴沒有再去找姨父,因為一切已無意義,連姨父在去了紅旗酒廠一趟之後,都沒有了多余的話語。

他想不明白沙正陽這個老同學怎麽會到了南渡之後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太不可思議,但卻又是事實,哪怕是下鄉和失戀的雙重打擊也不可能讓人有這樣的異變才對,還是沙正陽一直在蟄伏待機?

這種困擾一直到了南渡鎮進行考察。

對沙正陽的考察分為三塊,一是黨政領導,二是普通幹部,三是村幹部。

除開黨政領導,既然是形成了黨委意見上報組織部,就算是有一些看法,多半也是以提希望的方式來體現。

關鍵在於普通幹部和村幹部,尤其是幾個村的幹部都是贊不絕口,這就讓汪劍鳴無法理解了。

而且汪劍鳴感覺得到,有些幹部固然是泛泛而談,但有的卻是由衷的認可沙正陽,而且數量不少。

就憑這一點,汪劍鳴就覺得自己和沙正陽已經開始出現差距了。

不是誰都能在短短半年時間裏就能贏得鎮上普通幹部和村幹部的一致認同的。

汪劍鳴意識到自己原來的判斷出現了很大的偏差,沙正陽並非自己想象中那樣的脆弱和稚嫩,他表現出來的老練成熟,根本不是自己能比的。

……

接近年底,紅旗酒廠外的省道上已經開始出現了排隊的貨車長龍,原來的紅旗酒廠大門已經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可供四輛貨車並行的大門。

同樣在東泉酒廠那邊也一樣,大門都被擴寬,以便於來往貨車能更便捷的出入。

為了便於運輸,酒廠主動把省道上一些破損的路段進行修補,以便於大貨車能平穩的進出,避免因為運輸顛簸而造成破損。

工人們已經滿負荷工作,生產線也已經增加了兩條,但這種火熱的局面能否持續下去,還要看明年二月份的蘭州和太原兩戰。

前期的一些準備工作已經開始了,梳理摸底,市場調查,渠道鋪設,都要走到前面,當然廠裏邊的建設和員工培訓也要馬上搞起來,這恰恰是鄉鎮企業甚至是許多國企都最缺乏的一環。

在沙正陽的建議下,紅旗廠區和東泉廠區的職工也開始有意識的進行合並後的整訓,從組織紀律到日常工作操作規程,都開始按照正規化的標準來要求。

這一步不好走,但是卻必須要走,否則越拖到後面,越是難以規範。

好在這些酒廠的職工一下子都拿到了補發了幾個月的工資,在金錢的鼓勵刺激下,雖然廠裏一改昔日的松散局面有些不太適應,但是多拿獎金的誘惑仍然成為了最好的動力。

每一個企業都是這麽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這一點上沙正陽和寧月嬋、董國陽等人都一致統一了態度,凡是接受不了的,那麽就請走人,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