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對峙,分歧(第2/3頁)

“賀書記,國營企業如果運轉不下去了,破產了,那就啥都沒有了,無所謂國營不國營了,如果能和集體企業攜手闖出一條路來,起碼這幾百號職工有出路了。”賈國英毫不客氣的道。

“國英,這中間稍不注意就要引來一場大風波啊。”賀仲業搖搖頭,仍然不願意輕下結論,“這件事情我覺得還要好好議一議。”

“也好,議一議也好,讓大家把自己的觀點都拿出來,這不僅僅涉及到一家企業,甚至可能也還涉及到我們縣裏其他有類似情形的企業,國有企業經營不下去了,我們該怎麽做?”賈國英也贊同,“我們考慮應當更深遠一些,不能就事論事。”

見賈國英也贊同,賀仲業也就下了決心,這事兒遲早要面對,拖下去不是辦法。

“嗯,那就下個星期找個時間開個常委會吧,正如你說的,不是縣酒廠一家企業的問題,以後肯定還會有類似的情況,我們應當有一個方略出來。”

“賀書記,我覺得如果可以的話,到時候可以讓東方紅酒業和縣酒廠的人分別來來介紹一下各自的情況,大家再來評估一下。”賈國英又想了一想才道。

“哦?讓兩邊的人都來?”賀仲業吃了一驚,“合適麽?”

“我覺得可以,這樣讓大家能對兩家企業的情況都有一個真實直觀的了解,有利於大家作出客觀的評判。”賈國英堅持道。

“國英,你是不是支持東方紅酒業兼並縣酒廠?”賀仲業本不想挑明問的,但是覺得還是直接問更合適一些。

“嗯,賀書記,我支持能給企業帶來活力和生機的決定,如果縣酒廠能拿出一個讓人信服的方案來,那我也會支持縣酒廠。”賈國英一字一句的道。

“唔,我明白了。”賀仲業眉宇間籠罩著一份深思的神色。

在回自己辦公室的路上,賈國英就意識到這一次只怕自己要和賀仲業分道揚鑣甚至針鋒相對了。

雖然賀仲業沒有明說,但是流露出來的意圖已經很清晰了,對鄉鎮企業要兼並國營企業很反感,這也意味著他不支持東方紅酒業來兼並縣酒廠,哪怕東方紅酒業的確經營狀況很好。

這並非源於其他,而是來自對方內心根深蒂固的舊思維,這是賈國英的判斷。

說實話,賈國英現在也一樣有些擔心,擔心支持東方紅酒業兼並縣酒廠會帶來太多不可預測的東西。

他甚至也感覺到郭業山一樣是在這個問題上惴惴不安,哪怕口頭上言辭鏗鏘稱這應該是改革的一個方面。

畢竟縣酒廠是國營企業,怎麽能接受一家鄉鎮企業的兼並,漢都乃至漢川有這樣的先例麽?

如果這麽做,縣酒廠的職工們會怎麽想,他們能接受麽?

賈國英很清楚,這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權屬機制改變的問題,涉及到更深層次的東西,上面會怎麽看這樣一個“企業行為”?

這是改革麽?會不會是假借改革之名的國有資產流失?

賈國英知道自己面臨著這樣一個大考。

如果保守一點,拖一拖,看一看,不是不行,但也許就會失去這樣一個機會,郭業山看得到的東西,他自然也一樣意識得到,由上而下的風吹而來,你不能抓住這個機會,那麽也許就會耽擱幾年。

賀仲業他可以拖可以等,因為他的年齡和思維意識決定了他不可能冒險,聞一震也一樣,甚至還多了幾分小心思。

懷著這種復雜的心情,一直到回到辦公室,郭業山已經在那裏等著了。

“縣長,賀書記怎麽說?”郭業山注意到了賈國英面部表情變化,也有些緊張。

“怎麽說,不好說。”賈國英搖搖頭,坐在沙發上,王仲華悄悄進來,把他的茶杯遞了過來。

點點頭,示意王仲華先出去,房間裏只剩下了賈國英和郭業山二人。

“賀書記還是傾向於讓縣酒廠兼並東方紅酒業?”郭業山忍不住問道。

“他沒明說,但我感覺得出來,他就是那個意思。”賈國英沉吟了一下,“不過我表明我的態度後,他可能也有些猶豫,大概還有些吃不準當下的風向,所以想開縣委常委會來研究,我建議把縣酒廠和東方紅酒業兩邊的人都找來談一談各自的想法意圖,他最後同意了。”

“那好啊,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不就知道了?”郭業山底氣十足,來了興致。

“業山,你就這麽有把握?企業有盛有衰,我覺得賀書記說的這句話還是很客觀的,現在你們東方紅酒業可能看起來紅極一時,但一年後呢?三年後呢?”賈國英反問:“如果我們把縣酒廠交給東方紅酒業,而東方紅酒業最終又敗落下來了呢?我們豈不是成了罪人?”

“縣長,現在縣酒廠本身就已經是資不抵債了,不被兼並,那也就是破產清算的命,那現在誰是罪人?”郭業山據理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