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 風向,氣候(第2/2頁)

對外資的態度在國內也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隨著南巡之後,這種風向會轉向利好一方。

不過外資大舉進入固然能給國內經濟帶來資本和管理,注入活力,但是不可避免也會對民族產業帶來沖擊,甚至可能對一些關鍵性的戰略產業帶來威脅,如何做到綜合平衡其中利弊,這也是當下各級政府需要面臨和正視的考題。

但在這一點上,國內絕大部分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都只看到了外資進來的好處,而忽略了其帶來的不利一面,甚至會把關注弊端視為反對改革開放,這種矯枉過正的心態也不輕。

作為一個重生者,而且是幹到了相當層級的官員,沙正陽自然很清楚外資大舉進入的利弊。

在他看來,鼓勵和限制應當並舉,政府應該拿出一個對支持外資進入的產業指導範圍,同時也要提出限制和禁止領域,哪怕是考慮到未來要加入關貿總協定,有些東西不能形諸於紙面條文,但起碼作為主管這個領域的領導心中肯定要有數才行。

國內在這方面缺乏經驗,吃了不少虧,沙正陽也不知道這一世自己能不能有所作為,來彌補一下這方面的漏洞。

只不過他現在的層級實在太低,無論他如何蹦跶,也不可能影響到大勢,但是他也希望通過其他的一些方式來發揮自己現在這點兒微薄的力量。

“但現在就出台這些政策,恐怕會對外資進入的熱情有打擊,當下這種氣候下,其負面影響恐怕……”曹清泰嘖了嘖嘴,又搖了搖頭。

現在堅定不移的支持改革開放才是政治正確,誰要是質疑外資進入,如果是理論界的一些意見倒沒啥,反正是探討,但如果是體制內質疑,那麽就有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了。

“曹主任,其實沒有必要想那麽復雜,提出一些政論性話題不是壞事,理不辨不明嘛。”沙正陽不以為然:“我們態度上要堅決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是在具體工作中應當考慮更周全,提出一些帶針對性的意見我相信上邊也是樂於見到的,能不能接受,上邊也會自己研究和斟酌吧。”

“嗯,正陽,你想得很周全,這個觀點也和郭業山提過?”曹清泰隨口問道。

“沒提這麽深,只說了外資可以並購國企,為什麽集體企業就不能收購國企?”沙正陽明白曹清泰的意思,搖搖頭道:“估計郭部長會有一些想法,他是宣傳部長嘛,提出一些探討性的觀點,也很合適。”

曹清泰嘴角掛笑,沙正陽這一點尤為值得欣賞,每每這些東西能拿出來供大家分享,讓大家都能從中受益。

就像郭業山,一個新晉的宣傳部長,在改革開放之風勁吹之時,如果能拿出一些具有新意的觀點來,肯定會引起上面的關注,這對於一個幹部的成長非常重要。

想到這裏,曹清泰對沙正陽還留在南渡鎮上就越發難以忍受了。

這樣的人才如果能調到市委辦,再能拿出一些見解來,要成長起來就很快了,而在基層,這種起步就低了許多,進步也會慢許多。

雖說他現在擔任這個看似發展勢頭很好的東方紅酒業的總經理,但畢竟是一家鄉鎮企業,在曹清泰看來,再發展壯大,也非沙正陽這種注定能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年輕幹部的正途。

“正陽,如果有機會到市委辦,或者到開發區,你怎麽選擇?”曹清泰突然問道。

“啊?”沙正陽吃了一驚,打量曹清泰,“曹主任,你要下去?到經開區,還是高新區?”

伴隨著南巡之風勁吹,原本還有些名不見經傳的開發區和高新區都開始進入人們的眼簾中了。

像漢都的高新區和經開區都是成立於90年,但是成立這兩年裏並沒有太多的動作,顯得按部就班,而且在產業吸聚和發展上也乏善可陳,經開區情況略好,而高新區就簡直是虛晃一槍的感覺了。